政府的職責是依法行政,不是譁眾取寵。
通路和服務是有價格,不是免費的。
戴爾風波 郝龍斌:不改善就每天罰
北市重罰戴爾 不排除停止網路販售
目前新聞上看到的是台北市消保官依照消保法第五十八條處以 Dell 新台幣一百萬元的罰款,而且還可能連續開罰。
消保法第五十八條條文如下︰
企業經營者違反主管機關依第三十六條或第三十八條規定所為之命令者,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處罰。
第三十六條是︰
直轄市或縣 (市) 政府對於企業經營者提供之商品或服務,經第三十三條之調查,認為確有損害消費者生命、身體、健康或財產,或確有損害之虞者,應命其限期改善、回收或銷燬,必要時並得命企業經營者立即停止該商品之設計、生產、製造、加工、輸入、經銷或服務之提供,或採取其他必要措施。
Dell 標錯價損害消費者生命、身體、健康或財產嗎?沒有撿到便宜貨如果可以解釋為財產的損害?我不知道法律可以這樣解釋。
第三十八條談的是中央政府主管機關可為前五條之處分,而第三十三條則是可以進行的調查行為。關鍵應該就在這第三十六條。
這種東西如果台北市政府要跟 Dell 撕破臉,Dell 當然告到底啊。搞到最後 Dell 勝訴不用出錢,市府的訴訟費用也不是由市府官員來出,他們皆大歡喜,最後由納稅人買單。
另外看市府要求的︰『台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主任委員葉慶元指出,先前市府曾建議戴爾公司,將商品依市面標售最低價格再打75折來彌補消費者,戴爾公司不接受,後來市府改建議依市售最低價打85折,戴爾仍堅持以額數不足的折價券作為補償方案,才對戴爾開罰。』
Dell 如果真的跟市府撕破臉了,可以玩下面這招︰『目前 Dell Latitude E4300 筆記型電腦之通路最低價據台北市政府調查結果為四萬元。戴爾願意配合北市府協商,對七月五日向戴爾下訂單以錯誤標示價格購買該款電腦的消費者,於八月卅一日前由台灣境內任何通路購買 Dell Latitude E4300 後,可以憑統一發票向戴爾申請補貼現金新台幣六千元整。唯每台電腦以序號為準,一台只能申請一次。』
滿足市府的要求了嗎?這樣 Dell 會出多少錢?沒有人規定同樣的商品在不同的通路必須賣同樣的價錢。事實上不同的通路在服務上面就有不同的價格。在網拍上面買的可能是全新無瑕疵品,但是也有可能是有問題的東西。跟 Dell 買可以直接退貨,網拍賣家會不會每個都童叟無欺?有些商品可能是公司專案多買了或是配到電腦但是用不著的,這種情況轉賣出來跟某些 refurbished 的商品其實沒什麼兩樣。Dell.com 一台電腦賣多少?他們自己的 Outlet 賣多少?
除了賣家之外,從這個簡單的例子還可以看出拿網拍的價格跟 Dell 網站價格相比有另外一個問題。網拍能出三千台、五千台四萬元的 E4300 嗎?Dell 如果要這樣玩,大概連一百萬都花不到。台北市政府有沒有權利要求任何商家放棄原先訂價,然後使用他們指定的價格?我不這麼認為。就算他們可以要求那個 15% 的折價作為處罰,也沒有權利要求 Dell 改變原先的網路訂價。
我並不反對消費者跟 Dell 打官司。不過老實說,我不覺得 Dell 會敗訴,因為他們在第一封 e-mail 裡面已經一開始有下面這樣一段文字
『本郵件僅表示 Dell 已收到您的訂單,但並不表示 Dell 已接受您的訂單。您可以透過本郵件的附件來檢視您的訂單細節。Dell 會在下一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絡,以確認訂單的詳細資料,包括最後的總購買金額,以及您的 Dell 客戶編號和 Dell 訂單編號。Dell 確認收到您的付款後,就會立即處理您的訂單,並透過傳真、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您,確定 Dell 已經接受並著手處理您的訂單。』
換句話說這個交易是在他們的業務員跟買家連絡之後並從信用卡扣款才算正式建立。對於選擇匯款的消費者來說,要有匯款的動作才算完成要件。當然他們不是全然無錯,標價錯誤怎麼樣也不能說完全無過失。不過要他們用兩萬多出貨我不覺得是合理的。台灣的網路購物在這方面沒有法律規範,所以除非能夠由法律宣示 Dell 在 e-mail 裡面附的這個條款違法無效,我不認為他們會打輸官司。
但是如果繼續吵下去,對於 Dell 來講也不好看,消費者最可能『獲勝』的情況就在於 Dell 希望快速解決事件,用比原先兩萬元折價券更優惠的方案來和解。參與集體訴訟的消費者一定會在這樣的和解條件中有分,像我這種已經用了兩萬元折價券的一定沒份。至於那些既沒有出錢打官司也沒有用折價券的人,就要看情況了。台北市政府現在下來插花,逼的 Dell 非走法律途徑不可,最起碼要先訴願把北市府這個罰款給免掉。如果這個消保法處分失效,他們一來反正臉都撕破了,再來又贏了第一仗,接下來要打官司勝算會更高,和解的機率只會更低。
Thoughts, ideas and ramblings on various finance or economics issues. (In either English or Traditional Chinese.)
Friday, July 31, 2009
Monday, July 27, 2009
What Is a True Recession?
Here it is:
WSJ 7/27/2009 YUKARI IWATANI KANE "Videogame Makers Can't Dodge Recession"
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大家喜歡找可以抗拒地心引力的產業。雖然這些產業份量通常不大(如果比重高的話就不會有不景氣的問題了),但是通常可以製造出不錯的話題來。前一陣子就有不少人提到電玩,在美國這邊我們也看到關於電影的討論。稍早我們認定這些花費較少的娛樂可以在不景氣中脫穎而出,成為少數不受景氣打擊的產業。
說穿了很簡單,當大家需要娛樂,但是又不願意花出大筆金錢的時候,廉價的替代品會有較先前更高的需求。國外旅遊可能縮減為國內旅遊,甚至用看電影、電視、線上遊戲這些東西取代。
不過當不景氣時間拉長到了一定的時間,所得效果對於這些廉價娛樂的需求影響勝過了替代效果,即使再便宜的替代,需求也會因為目前或預期的收入減少而下降了。幾個月前也許是把旅遊計畫改為看電影或買電玩遊戲,但是隨著許多人看不到不景氣的出口一段時間之後,選擇就可能由電影轉為電視,由舊的電玩重複再玩取代買新的電玩了。
這是符合邏輯的事情,但是過往的衰退不見得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可能是衰退時間不夠長,還沒有進入這個階段景氣就開始復甦了。今年 Yankees 和 Mets 蓋了新的球場,本來以為會有很高的需求,但是他們也深切感受到了不景氣的壓力。棒球在上一次不景氣的時候(網際網路泡沫破滅)其實是一個比較沒有受到影響的產業。這篇文章在一開始就談到六個月之前電玩產業還在蓬勃成長,不過現在也跌的不像話。
對於其他目前還在面對景氣衰退負隅頑抗不肯屈服的產業,最好不要太快下定論他們真的是不受循環影響,也許只是時間還沒到而已。只要不景氣拉長,什麼東西都有可能受到影響。
另外一個重要推論請看這篇 WSJ 文章倒數第四段:PS 3 和 Xbox 都有可能會降價。如果想買這些東西的話可以等一等。
WSJ 7/27/2009 YUKARI IWATANI KANE "Videogame Makers Can't Dodge Recession"
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大家喜歡找可以抗拒地心引力的產業。雖然這些產業份量通常不大(如果比重高的話就不會有不景氣的問題了),但是通常可以製造出不錯的話題來。前一陣子就有不少人提到電玩,在美國這邊我們也看到關於電影的討論。稍早我們認定這些花費較少的娛樂可以在不景氣中脫穎而出,成為少數不受景氣打擊的產業。
說穿了很簡單,當大家需要娛樂,但是又不願意花出大筆金錢的時候,廉價的替代品會有較先前更高的需求。國外旅遊可能縮減為國內旅遊,甚至用看電影、電視、線上遊戲這些東西取代。
不過當不景氣時間拉長到了一定的時間,所得效果對於這些廉價娛樂的需求影響勝過了替代效果,即使再便宜的替代,需求也會因為目前或預期的收入減少而下降了。幾個月前也許是把旅遊計畫改為看電影或買電玩遊戲,但是隨著許多人看不到不景氣的出口一段時間之後,選擇就可能由電影轉為電視,由舊的電玩重複再玩取代買新的電玩了。
這是符合邏輯的事情,但是過往的衰退不見得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可能是衰退時間不夠長,還沒有進入這個階段景氣就開始復甦了。今年 Yankees 和 Mets 蓋了新的球場,本來以為會有很高的需求,但是他們也深切感受到了不景氣的壓力。棒球在上一次不景氣的時候(網際網路泡沫破滅)其實是一個比較沒有受到影響的產業。這篇文章在一開始就談到六個月之前電玩產業還在蓬勃成長,不過現在也跌的不像話。
對於其他目前還在面對景氣衰退負隅頑抗不肯屈服的產業,最好不要太快下定論他們真的是不受循環影響,也許只是時間還沒到而已。只要不景氣拉長,什麼東西都有可能受到影響。
另外一個重要推論請看這篇 WSJ 文章倒數第四段:PS 3 和 Xbox 都有可能會降價。如果想買這些東西的話可以等一等。
Thursday, July 23, 2009
So I Got a Dell
不知道最後會有多少人用 Dell 的兩萬元折價券,雖然網路上看起來聲音一面倒,不過我總不會是唯一的一個吧?
Dell 這次在 B2C 這一端弄的灰頭土臉,恐怕在台灣要好幾年才能抬起頭來。不過他們在台灣的主力應該還是在 B2B 這一頭,所以傷害大概還算可以承受。對於他們的美國總部來講,怎麼樣提升逐漸下滑的市佔才是重點,台灣的 B2C 市場優先順序應該還在後面。自從華碩開發出 Eee PC 來之後,整個筆記型市場秩序完全被破壞了。他們不但開發出一個前所未有的市場(還記得 Acer 當初是怎麼回應剛面世的 Eee PC 嗎?),也讓原有的市場萎縮了。最早大家認為 Eee PC 只是『第二台』筆記型電腦,無法取代原有的產品,成為消費者唯一的一台筆記型電腦。但是幾年下來,發現事情並非如此。問題在於 Eee PC 的銷售雖熱,但是由於單價較低、利潤較薄,先進入市場的廠商雖有賺頭,但是對於整體市場來講並不利。一般廠商的抉擇有二:跟著搶進市場,然後看著 profit margin 再進一步下降,拉低自己以及同業的獲利率;或者不淌這趟混水,維持每台電腦的獲利率,但是市佔逐漸萎縮,除非裁員並縮減公司規模,ROA 甚或 EPS 一樣會下降。
現在真的還在堅持不做 Netbook 的大廠只剩下 Apple,不過走第一條路還算成功的大概只有 Acer,他們雖然沒有像 Asus 一樣開疆闢土,隻手打出這個新市場,不過他們也跟的還算是快,承擔的風險低,先進入市場的好處仍然享受到了不少。
【更正︰稍早我錯誤認定 Dell 尚未介入 Netbook 市場。雖然不如 Acer 和 Asus 價廉,但是他們也的確走進這個市場了。】
回到 Dell 這次的事件來。我前天拿到我的新電腦,這台 E4300 除了那個 track point 沒有 Thinkpad 的好用以外,鍵盤倒是出乎意料的好。當然再好還是不能跟 Thinkpad 來比,不過我那台 X60 熱的根本就不太適合使用,手感再好也沒用。我本來在找的就是一台商務型的筆記型電腦,重點是運算速度、重量、熱度和電池時間,這台的表現都非常出色。加上三年的 CompleteCover 之後花四萬六來買 (4G Ram, 250GB HD 7200rpm) 這台電腦,我自己認為是個合理的價錢,事實上是個比合理更好一點的價錢。
當然在網拍上可能會有更好的價錢,不過直接跟 Dell 訂不用擔心賣家的信用問題,也不用擔心被別人先標走,可以好整以暇的看各種配備選擇做最後決定,這些都是服務。服務是要花錢來買的,不是免費的午餐。至於服務的價格高低,這是主觀的看法,一般來說,越忙、收入越高的人,越願意為服務花錢。台灣目前在網路上討論的主力還是學生以及進社會時間比較短的年輕人,有不少中高階主管甚至連打字都打不好,遑論發表自己意見,更別提這些人大概也沒時間發表自己意見。網路上看法一面倒是可以理解甚至可以預期的。
其實像我這樣子使用折價券和打算跟 Dell 打官司都是理性選擇,只是主觀偏好不同以及可能客觀上對於接下來的法律行動之結果的機率判斷不同。有些人當初下單是為了套利,自己沒有對這台電腦的需求,或者需求是被過度便宜的電腦創造出來的。這些人裡面一部份選擇當作沒這回事情,因為即使花四萬塊買這台電腦也由於跟網購價錢相近,所以套利空間極低賺不到什麼錢。有些人願意再付出一些額外的成本去跟 Dell 打官司,如果能打贏的話,當然會有更高的『獲利』以及出一口氣的滿足感。這些人要分析的是從打官司之前的時間點來看,打官司打贏的機率和『獲利』,以及打輸的機率及成本。只要覺得預期報酬是正的,就可以一搏 (這種簡單例子我們就不談 risk averse 或 risk neutral 這些假設了)。
對像我這種人來說呢,我本來就想要買一台筆記型電腦。我自己的判斷是要打官司不太可能打贏,最多只有期望 Dell 用更好一點的條件來和解。由於機率仍低,所以我把這個選項直接排除在外。上個星期我的考慮是買這台電腦或是多花個一萬元買 Macbook Pro 13"。由於現在我用 PC 軟體仍多,有不少東西 Mac 的支援不佳甚至沒有支援 (Mac 版本的 Matlab 爛到爆,而且已經很久沒有 SAS 可用),必須透過 Bootcamp 或是 VMware Fusion 這一類軟體來支援。當我讀到一些評論說目前 Macbook Pro 在使用 Windows 情況下容易把熱度拉的太高的時候,我就開始改變主意。跟 Macbook Pro 13" 教育價相比,少花一萬元買這台,我自己的評估是划算的。
對於一個長期的 Thinkpad 用戶來講 (我從 A21, X31, 用到 X60),Dell 的鍵盤配置有些不太習慣,觸感稍差但是還算不錯,事實上比 Macbook Pro 可能還好一些。之前那兩台 Thinkpad X 系列的一些顯示燈是在螢幕上,所以有足夠的空間來放功能鍵,這是 Dell Latitude E4300 這台比不上的。Dell 的功能鍵稍微小了一點,不過由於使用機會還算少,所以問題不算太大。
雖然我最後的態度是跟 Dell 妥協並且很高興的用他的們折價券買他們的產品,對於決定繼續跟 Dell 打官司下去的人,我也不會給他們任何負面評價。消費者本來就可以透過法律途徑來要求廠商,沒有利害關係的人實在不必用任何道德理由來評論。只要這些人出於『自利』的理由,就可以作為打官司的充分條件了。畢竟資本主義社會的基礎就在於人的自利心態,從而達成社會的進步與穩定。不過若是有人打官司是想要『出一口氣』,並不覺得自己會打贏,那就大可不必了。Dell 這種大公司養律師不是養好玩的,他們不會覺得麻煩的。台灣消費者集體訴訟的經驗有限,跟美國比起來還差很多。如果這次有足夠的人出來打官司,建立起一個案例,不管結果如何,將來再有需要打官司的機會,也會比較容易成案。台灣在網路購物方面立法不夠完備,雖然我們不是英美法系國家,不能靠一個案例的結果來作為未來判案的準繩,有這麼個事件的經驗也足以讓大家看清楚法律在哪些面向不夠完備,不管是將來立法、修法或是司法判決,這個案子也都會有貢獻的。
Dell 這次在 B2C 這一端弄的灰頭土臉,恐怕在台灣要好幾年才能抬起頭來。不過他們在台灣的主力應該還是在 B2B 這一頭,所以傷害大概還算可以承受。對於他們的美國總部來講,怎麼樣提升逐漸下滑的市佔才是重點,台灣的 B2C 市場優先順序應該還在後面。自從華碩開發出 Eee PC 來之後,整個筆記型市場秩序完全被破壞了。他們不但開發出一個前所未有的市場(還記得 Acer 當初是怎麼回應剛面世的 Eee PC 嗎?),也讓原有的市場萎縮了。最早大家認為 Eee PC 只是『第二台』筆記型電腦,無法取代原有的產品,成為消費者唯一的一台筆記型電腦。但是幾年下來,發現事情並非如此。問題在於 Eee PC 的銷售雖熱,但是由於單價較低、利潤較薄,先進入市場的廠商雖有賺頭,但是對於整體市場來講並不利。一般廠商的抉擇有二:跟著搶進市場,然後看著 profit margin 再進一步下降,拉低自己以及同業的獲利率;或者不淌這趟混水,維持每台電腦的獲利率,但是市佔逐漸萎縮,除非裁員並縮減公司規模,ROA 甚或 EPS 一樣會下降。
現在真的還在堅持不做 Netbook 的大廠只剩下 Apple,不過走第一條路還算成功的大概只有 Acer,他們雖然沒有像 Asus 一樣開疆闢土,隻手打出這個新市場,不過他們也跟的還算是快,承擔的風險低,先進入市場的好處仍然享受到了不少。
【更正︰稍早我錯誤認定 Dell 尚未介入 Netbook 市場。雖然不如 Acer 和 Asus 價廉,但是他們也的確走進這個市場了。】
回到 Dell 這次的事件來。我前天拿到我的新電腦,這台 E4300 除了那個 track point 沒有 Thinkpad 的好用以外,鍵盤倒是出乎意料的好。當然再好還是不能跟 Thinkpad 來比,不過我那台 X60 熱的根本就不太適合使用,手感再好也沒用。我本來在找的就是一台商務型的筆記型電腦,重點是運算速度、重量、熱度和電池時間,這台的表現都非常出色。加上三年的 CompleteCover 之後花四萬六來買 (4G Ram, 250GB HD 7200rpm) 這台電腦,我自己認為是個合理的價錢,事實上是個比合理更好一點的價錢。
當然在網拍上可能會有更好的價錢,不過直接跟 Dell 訂不用擔心賣家的信用問題,也不用擔心被別人先標走,可以好整以暇的看各種配備選擇做最後決定,這些都是服務。服務是要花錢來買的,不是免費的午餐。至於服務的價格高低,這是主觀的看法,一般來說,越忙、收入越高的人,越願意為服務花錢。台灣目前在網路上討論的主力還是學生以及進社會時間比較短的年輕人,有不少中高階主管甚至連打字都打不好,遑論發表自己意見,更別提這些人大概也沒時間發表自己意見。網路上看法一面倒是可以理解甚至可以預期的。
其實像我這樣子使用折價券和打算跟 Dell 打官司都是理性選擇,只是主觀偏好不同以及可能客觀上對於接下來的法律行動之結果的機率判斷不同。有些人當初下單是為了套利,自己沒有對這台電腦的需求,或者需求是被過度便宜的電腦創造出來的。這些人裡面一部份選擇當作沒這回事情,因為即使花四萬塊買這台電腦也由於跟網購價錢相近,所以套利空間極低賺不到什麼錢。有些人願意再付出一些額外的成本去跟 Dell 打官司,如果能打贏的話,當然會有更高的『獲利』以及出一口氣的滿足感。這些人要分析的是從打官司之前的時間點來看,打官司打贏的機率和『獲利』,以及打輸的機率及成本。只要覺得預期報酬是正的,就可以一搏 (這種簡單例子我們就不談 risk averse 或 risk neutral 這些假設了)。
對像我這種人來說呢,我本來就想要買一台筆記型電腦。我自己的判斷是要打官司不太可能打贏,最多只有期望 Dell 用更好一點的條件來和解。由於機率仍低,所以我把這個選項直接排除在外。上個星期我的考慮是買這台電腦或是多花個一萬元買 Macbook Pro 13"。由於現在我用 PC 軟體仍多,有不少東西 Mac 的支援不佳甚至沒有支援 (Mac 版本的 Matlab 爛到爆,而且已經很久沒有 SAS 可用),必須透過 Bootcamp 或是 VMware Fusion 這一類軟體來支援。當我讀到一些評論說目前 Macbook Pro 在使用 Windows 情況下容易把熱度拉的太高的時候,我就開始改變主意。跟 Macbook Pro 13" 教育價相比,少花一萬元買這台,我自己的評估是划算的。
對於一個長期的 Thinkpad 用戶來講 (我從 A21, X31, 用到 X60),Dell 的鍵盤配置有些不太習慣,觸感稍差但是還算不錯,事實上比 Macbook Pro 可能還好一些。之前那兩台 Thinkpad X 系列的一些顯示燈是在螢幕上,所以有足夠的空間來放功能鍵,這是 Dell Latitude E4300 這台比不上的。Dell 的功能鍵稍微小了一點,不過由於使用機會還算少,所以問題不算太大。
雖然我最後的態度是跟 Dell 妥協並且很高興的用他的們折價券買他們的產品,對於決定繼續跟 Dell 打官司下去的人,我也不會給他們任何負面評價。消費者本來就可以透過法律途徑來要求廠商,沒有利害關係的人實在不必用任何道德理由來評論。只要這些人出於『自利』的理由,就可以作為打官司的充分條件了。畢竟資本主義社會的基礎就在於人的自利心態,從而達成社會的進步與穩定。不過若是有人打官司是想要『出一口氣』,並不覺得自己會打贏,那就大可不必了。Dell 這種大公司養律師不是養好玩的,他們不會覺得麻煩的。台灣消費者集體訴訟的經驗有限,跟美國比起來還差很多。如果這次有足夠的人出來打官司,建立起一個案例,不管結果如何,將來再有需要打官司的機會,也會比較容易成案。台灣在網路購物方面立法不夠完備,雖然我們不是英美法系國家,不能靠一個案例的結果來作為未來判案的準繩,有這麼個事件的經驗也足以讓大家看清楚法律在哪些面向不夠完備,不管是將來立法、修法或是司法判決,這個案子也都會有貢獻的。
Friday, July 10, 2009
Grumblings and Rumblings about Dell and Laptops
今天早上收到 Dell 的折價券,我可以考慮到月底來決定到底要不要使用這兩萬元的折價。剛剛上網看了一下,發現 Dell 雖然沒有把改變規格要加的價碼改變,但是他們已經縮減了不少選擇。原來可以升級換用 7200 rpm 的硬碟或是要或不要指紋識別器,這兩個選項現在消失了。印象中 Wifi card 的選項好像先前也不只兩個,現在也只有 Intel 5100 和 5300 這兩樣。
Dell 應該不至於為了這些電腦開特別的生產線賣給我們這些顧客次級品質的電腦,這樣為他們自己找來的麻煩比省下來的錢還多。比較合理的解釋是少做少錯,網頁選擇簡單一點出錯的機率也小一點。這次的事件如果最後發展方向是這樣子,那是很可惜的。我不知道為什麼在台灣這種客製化電腦不太流行,明明大家都喜歡加 ram 或是換硬碟之類的。可能的解釋是習慣貨比三家,從第三方買這些設備比較便宜。台灣買這些東西又方便,所以在網路訂購時往往除了 CPU 之外都挑最便宜的,然後自己再從別的地方買 ram 和硬碟,換下來的東西可以轉手網拍賣掉。老實說,我自己也是這樣。我手上的電腦每一台 ram 都加了不少,但是都是我從網路上挑了牌子之後選最便宜的廠商。而且幾乎我所有電腦裡的硬碟都跟電腦出廠時配的都已經不同了,不管桌上型或是筆記型電腦都一樣。
不過偶爾在原廠的配備客製過程中會看到一些不錯的升級方案。譬如說這次的 Dell E4300,從 2GB ram 升到 4GB ram 只要 NT$1,152,創見網頁上 2GB 和 1GB DDR3 1066 ram 的價差是 NT630,換掉兩隻的價格還超過 Dell 的升級方案。Dell USA 同樣的升級要加 $110,換成台幣是 NT$3,628,若是再加上稅都快 NT$4,000 了。選項多我們不一定要選,但是變少了之後要選也沒得選了,孰優孰劣非常清楚(這裡可以用上 revealed preference 的觀念)。
上一篇比較了一下 Dell 在不同國家的定價差異甚大,law of one price 在這裡沒有用武之地。根據 Dell 官方的說法他們的解釋只是不同國家成本不同,導致售價有差異。這個談法其實並不正確,因為定價並不是這樣決定的。任何廠商決定定價要看消費者需求、看市場上的競爭者,以及自己的成本,前兩者的影響力往往還更大一些。
Dell 的商業模型我並不完全了解,不過以他們這次的經營模式來看,不要說台灣區對於定價的權限可能非常有限,整個亞太區似乎也受到總公司的管制。這一類的跨國籍企業除母國以外皆為股票不公開發行,由母公司百分之百掌控的子公司經營。母公司如何授權及如何評估子公司的經理人績效是運作的關鍵。面對台灣這樣的市場,Dell 大概只能努力爭取政府、學校和公司的單子,個人消費者大概別指望太多。我個人猜測由於台灣長期以來電子業佔國內產業的份額超過全世界其他國家,所以一般消費者對於『電腦』這個商品的知識和了解超過其他國家的平均值。要在這樣的市場上面競爭,必須要在經營策略上有很大的彈性,來迎合消費者的喜好,這剛好是 Dell 所沒有的。舉例來說,如果我來賣 Dell 的產品,主力一定要放在 Alienware 上面,而且一定要強調這玩意兒打魔獸做學校報告兩相宜啊。我知道這家廠商很久了,不過由於自己已經大概十幾年左右沒有玩電腦遊戲 (Diamond Mind Baseball 應該不算遊戲吧?就算是算我也很少玩),所以連他們在 2006 年被 Dell 收購了都等到去年才知道。台灣 Dell 如果要做一般消費者的生意,Inspiron 和 Studio 系列不會有搞頭的,他們應該要大做特做 Alienware 才對。不過人力不足,價格和宣傳策略僵化,使得他們在消費電腦這一塊領域不容易打出一片空間來。這次惹火了這麼多的鄉民,大概他們乖乖縮回去做企業的生意比較適合。
Dell 的價格是怎麼訂出來的? 通常是比對競爭對手價格之後所下的決定。就以 E4300 來說,它的競爭對手可能是 Lenovo X301、Sony VAIO Z series、HP EliteBook 2530p 這些。當然這些電腦的規格從 CPU 這一點開始就多少有出入,同時 Thinkpad 的鍵盤和 track point 總是特殊賣點,Sony 的外型也向來特別吸引人,價格不能拿來直接比較。不過這些大致上都是 12 或 13 吋螢幕、ultralight 的商業型機種,算是在同一個市場上面競爭。Dell 的定價只要跟競爭對手相比有競爭能力就可以,他們沒有必要把價格壓到接近成本來爭取市佔率。完全競爭市場下 total revenue 等於 total cost 只是教科書上面的模型,在分析廠商行為時有幫助。不過把那些東西套用在現實世界時若把 profit = 0 看得太認真就沒有意義了。不是說經濟模型沒有用,教科書上的簡單模型對於廠商進入、退出市場的動機的分析、長期價格的變化趨勢等等都可以提供不錯的分析角度,只是有些東西不能夠不顧現實世界的差異就把所有的東西都完全依據字面上的意義照單全收。光是完全競爭市場的假設我們就不太容易在現實生活中看到了。
上一篇提到澳洲的 Dell 電腦特貴,我們簡單看一下其他廠牌。以 Lenovo 的 X301 來說,台灣賣 NT69,900 的規格在澳洲大折價後賣 AU$4,070.61 (折價前是 AU$ 5170.61),換成台幣為 NT$104,930 (未折價的話是 NT$133,230)。Dell Australia 沒有調整價格,跟上一篇查詢的相同,不過我記得他們幾天前似乎沒有送 MS Office 的,現在相同的價格下 MS Office 免費贈送。
Dell 在台灣的價格比起世界其他國家來說不算特別貴,除非『世界其他國家』只包含中國和香港。原因未必是成本的關係,因為 Dell 的產銷過程高度分工,不管在台灣、日本或澳洲,買了機器以後都是靠空運進來,澳洲離哪裡都遠一些,運輸成本一定比較高,但是也不至於高那麼多。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訂了這個價錢之後有人買。香港的 Lenovo X301 沒有辦法在網頁上選客製換成 120 GB 硬碟,他們跟台灣價格為 NT$109,000 規格相同的機器 (使用 128GB SSD 硬碟) 換算之後是 NT$80,731,也硬生生便宜個兩萬元左右。台灣賣六萬元的機器在香港賣四萬五千元台幣,看起來也算合理。真正要問的問題不是 Dell 為什麼在台灣賣的比香港貴,問題是為什麼台灣電腦賣的比香港貴。
很抱歉,我還真的沒有答案。稅當然是一部份的原因,不過似乎不足以支撐那麼大的差距。扣掉營業稅之後我們的電腦售價還是比香港高一截。電腦進口還要考慮關稅嗎?我對關稅部份沒有研究,這是個可能的方向,不過不敢確定。
如果要談在不同國家沒有差別取價的『良心事業』,大概只有 Apple 了。經過匯率轉換之後,Apple 在香港的售價跟在台灣幾乎是一樣的。拿同樣規格的 MacBook Pro 15 in,2.66GHz CPU, 4GB Ram, 320 GB SATA 5400 rpm HD, 3 year Apple Care 來比較,在考慮稅後含運費的價格是
台灣 NT$81,199
香港 NT$76,623 (HK$17,998)
日本 NT$93,632 (262,900 Yen)
澳洲 NT$92,295 (AU$3,778)
美國 NT$82,898 ($2,512.36, NJ Tax)
韓國 NT$81,474 (3,154,000 Won)
法國 NT$98,986 (Euro 2,148)
德國 NT$98,986 (Euro 2,148)
加拿大 NT$76,637 (CA$2,698)
英國 NT$95,109 (GBP 1,772)
新加坡 NT$88,509 (S$3,917)
由於我使用的匯率是這篇文章寫作時的匯率,而此數據波動性不小,比價格調整的速度要快的多,所以許多價格換算台幣之後的差距其實幾乎不存在。Apple 電腦的規格選擇有限,全世界的網站幾乎從設計到選項都是一樣的。唯一的例外是中國,上面我也沒有列出價格來。我本來是想拿我想買的那一款 MacBook Pro 13 吋來作例子,上了中國的網站才發現他們不但沒有 iPhone,連新的 MacBook Pro 13" 也還沒有上線,因此無法比較。在中國買 Apple 電腦似乎要打電話,不能從網頁上直接訂,所以我沒有辦法確定他們的價格是否加上了三年的 Apple Care。如果跟其他國家一樣網頁價格不含 Apple Care 的話,中國的 MacBook Pro 15" 2.66 GHz 是 RMB 20,898,換成台幣為 NT$100,960,無論如何已經獨步全球了。上面其他國家 Apple Care 的價格大約是最後售價的七分之一到六分之一左右,台灣的 Apple Care 相較之下比其他國家便宜一些。就以台灣水準來算,中國的價格大概還要再加上三千多人民幣,可以讓最後價格衝到新台幣十一萬五千元以上。
Apple 電腦果然自成一格,連定價都跟其他廠牌電腦使用完全不同的規則。
【後記1:Dell 的網站真的沒救了。在 CPU 那邊他們現在多了一個升級 SP9600 選擇藍色外殼只增加 NT$2520,跟換紅色外殼但是 CPU 不變所增加的金額一樣。這個雖然看起來是 typo,不過有好幾個國家 CPU 升級並不加價,所以他們應該可以履行。問題在於這款電腦的外殼、LCD 和 DVD 三個選項顏色必須一致,現在在 LCD 那邊卻沒有藍色的選項,使得 CPU 升級變得看得見吃不到。我現在對 Dell 的評價已經比十年前高很多了,那時候我寧願自己在美國組電腦也不買他們的機器。在台灣他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7/10/2009 4:55 PM】
【後記2:上面後記寫完不到半個小時,Dell 又修改網頁了,不過這次把紅色選項拿掉後,還是沒有辦法選擇藍色外框的 LCD。他們負責網頁的部門連基本邏輯能力都沒有了。不過硬碟的選項回來了。7/10/2009 5:26 PM】
【後記3:嚇死人,Dell 有人看到我在抱怨嗎?現在紅色、藍色選項都沒有了,不一致的問題倒是暫時消失,可是我們的選擇也都沒有了。7/10/2009 5:34 PM】
Dell 應該不至於為了這些電腦開特別的生產線賣給我們這些顧客次級品質的電腦,這樣為他們自己找來的麻煩比省下來的錢還多。比較合理的解釋是少做少錯,網頁選擇簡單一點出錯的機率也小一點。這次的事件如果最後發展方向是這樣子,那是很可惜的。我不知道為什麼在台灣這種客製化電腦不太流行,明明大家都喜歡加 ram 或是換硬碟之類的。可能的解釋是習慣貨比三家,從第三方買這些設備比較便宜。台灣買這些東西又方便,所以在網路訂購時往往除了 CPU 之外都挑最便宜的,然後自己再從別的地方買 ram 和硬碟,換下來的東西可以轉手網拍賣掉。老實說,我自己也是這樣。我手上的電腦每一台 ram 都加了不少,但是都是我從網路上挑了牌子之後選最便宜的廠商。而且幾乎我所有電腦裡的硬碟都跟電腦出廠時配的都已經不同了,不管桌上型或是筆記型電腦都一樣。
不過偶爾在原廠的配備客製過程中會看到一些不錯的升級方案。譬如說這次的 Dell E4300,從 2GB ram 升到 4GB ram 只要 NT$1,152,創見網頁上 2GB 和 1GB DDR3 1066 ram 的價差是 NT630,換掉兩隻的價格還超過 Dell 的升級方案。Dell USA 同樣的升級要加 $110,換成台幣是 NT$3,628,若是再加上稅都快 NT$4,000 了。選項多我們不一定要選,但是變少了之後要選也沒得選了,孰優孰劣非常清楚(這裡可以用上 revealed preference 的觀念)。
上一篇比較了一下 Dell 在不同國家的定價差異甚大,law of one price 在這裡沒有用武之地。根據 Dell 官方的說法他們的解釋只是不同國家成本不同,導致售價有差異。這個談法其實並不正確,因為定價並不是這樣決定的。任何廠商決定定價要看消費者需求、看市場上的競爭者,以及自己的成本,前兩者的影響力往往還更大一些。
Dell 的商業模型我並不完全了解,不過以他們這次的經營模式來看,不要說台灣區對於定價的權限可能非常有限,整個亞太區似乎也受到總公司的管制。這一類的跨國籍企業除母國以外皆為股票不公開發行,由母公司百分之百掌控的子公司經營。母公司如何授權及如何評估子公司的經理人績效是運作的關鍵。面對台灣這樣的市場,Dell 大概只能努力爭取政府、學校和公司的單子,個人消費者大概別指望太多。我個人猜測由於台灣長期以來電子業佔國內產業的份額超過全世界其他國家,所以一般消費者對於『電腦』這個商品的知識和了解超過其他國家的平均值。要在這樣的市場上面競爭,必須要在經營策略上有很大的彈性,來迎合消費者的喜好,這剛好是 Dell 所沒有的。舉例來說,如果我來賣 Dell 的產品,主力一定要放在 Alienware 上面,而且一定要強調這玩意兒打魔獸做學校報告兩相宜啊。我知道這家廠商很久了,不過由於自己已經大概十幾年左右沒有玩電腦遊戲 (Diamond Mind Baseball 應該不算遊戲吧?就算是算我也很少玩),所以連他們在 2006 年被 Dell 收購了都等到去年才知道。台灣 Dell 如果要做一般消費者的生意,Inspiron 和 Studio 系列不會有搞頭的,他們應該要大做特做 Alienware 才對。不過人力不足,價格和宣傳策略僵化,使得他們在消費電腦這一塊領域不容易打出一片空間來。這次惹火了這麼多的鄉民,大概他們乖乖縮回去做企業的生意比較適合。
Dell 的價格是怎麼訂出來的? 通常是比對競爭對手價格之後所下的決定。就以 E4300 來說,它的競爭對手可能是 Lenovo X301、Sony VAIO Z series、HP EliteBook 2530p 這些。當然這些電腦的規格從 CPU 這一點開始就多少有出入,同時 Thinkpad 的鍵盤和 track point 總是特殊賣點,Sony 的外型也向來特別吸引人,價格不能拿來直接比較。不過這些大致上都是 12 或 13 吋螢幕、ultralight 的商業型機種,算是在同一個市場上面競爭。Dell 的定價只要跟競爭對手相比有競爭能力就可以,他們沒有必要把價格壓到接近成本來爭取市佔率。完全競爭市場下 total revenue 等於 total cost 只是教科書上面的模型,在分析廠商行為時有幫助。不過把那些東西套用在現實世界時若把 profit = 0 看得太認真就沒有意義了。不是說經濟模型沒有用,教科書上的簡單模型對於廠商進入、退出市場的動機的分析、長期價格的變化趨勢等等都可以提供不錯的分析角度,只是有些東西不能夠不顧現實世界的差異就把所有的東西都完全依據字面上的意義照單全收。光是完全競爭市場的假設我們就不太容易在現實生活中看到了。
上一篇提到澳洲的 Dell 電腦特貴,我們簡單看一下其他廠牌。以 Lenovo 的 X301 來說,台灣賣 NT69,900 的規格在澳洲大折價後賣 AU$4,070.61 (折價前是 AU$ 5170.61),換成台幣為 NT$104,930 (未折價的話是 NT$133,230)。Dell Australia 沒有調整價格,跟上一篇查詢的相同,不過我記得他們幾天前似乎沒有送 MS Office 的,現在相同的價格下 MS Office 免費贈送。
Dell 在台灣的價格比起世界其他國家來說不算特別貴,除非『世界其他國家』只包含中國和香港。原因未必是成本的關係,因為 Dell 的產銷過程高度分工,不管在台灣、日本或澳洲,買了機器以後都是靠空運進來,澳洲離哪裡都遠一些,運輸成本一定比較高,但是也不至於高那麼多。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訂了這個價錢之後有人買。香港的 Lenovo X301 沒有辦法在網頁上選客製換成 120 GB 硬碟,他們跟台灣價格為 NT$109,000 規格相同的機器 (使用 128GB SSD 硬碟) 換算之後是 NT$80,731,也硬生生便宜個兩萬元左右。台灣賣六萬元的機器在香港賣四萬五千元台幣,看起來也算合理。真正要問的問題不是 Dell 為什麼在台灣賣的比香港貴,問題是為什麼台灣電腦賣的比香港貴。
很抱歉,我還真的沒有答案。稅當然是一部份的原因,不過似乎不足以支撐那麼大的差距。扣掉營業稅之後我們的電腦售價還是比香港高一截。電腦進口還要考慮關稅嗎?我對關稅部份沒有研究,這是個可能的方向,不過不敢確定。
如果要談在不同國家沒有差別取價的『良心事業』,大概只有 Apple 了。經過匯率轉換之後,Apple 在香港的售價跟在台灣幾乎是一樣的。拿同樣規格的 MacBook Pro 15 in,2.66GHz CPU, 4GB Ram, 320 GB SATA 5400 rpm HD, 3 year Apple Care 來比較,在考慮稅後含運費的價格是
台灣 NT$81,199
香港 NT$76,623 (HK$17,998)
日本 NT$93,632 (262,900 Yen)
澳洲 NT$92,295 (AU$3,778)
美國 NT$82,898 ($2,512.36, NJ Tax)
韓國 NT$81,474 (3,154,000 Won)
法國 NT$98,986 (Euro 2,148)
德國 NT$98,986 (Euro 2,148)
加拿大 NT$76,637 (CA$2,698)
英國 NT$95,109 (GBP 1,772)
新加坡 NT$88,509 (S$3,917)
由於我使用的匯率是這篇文章寫作時的匯率,而此數據波動性不小,比價格調整的速度要快的多,所以許多價格換算台幣之後的差距其實幾乎不存在。Apple 電腦的規格選擇有限,全世界的網站幾乎從設計到選項都是一樣的。唯一的例外是中國,上面我也沒有列出價格來。我本來是想拿我想買的那一款 MacBook Pro 13 吋來作例子,上了中國的網站才發現他們不但沒有 iPhone,連新的 MacBook Pro 13" 也還沒有上線,因此無法比較。在中國買 Apple 電腦似乎要打電話,不能從網頁上直接訂,所以我沒有辦法確定他們的價格是否加上了三年的 Apple Care。如果跟其他國家一樣網頁價格不含 Apple Care 的話,中國的 MacBook Pro 15" 2.66 GHz 是 RMB 20,898,換成台幣為 NT$100,960,無論如何已經獨步全球了。上面其他國家 Apple Care 的價格大約是最後售價的七分之一到六分之一左右,台灣的 Apple Care 相較之下比其他國家便宜一些。就以台灣水準來算,中國的價格大概還要再加上三千多人民幣,可以讓最後價格衝到新台幣十一萬五千元以上。
Apple 電腦果然自成一格,連定價都跟其他廠牌電腦使用完全不同的規則。
【後記1:Dell 的網站真的沒救了。在 CPU 那邊他們現在多了一個升級 SP9600 選擇藍色外殼只增加 NT$2520,跟換紅色外殼但是 CPU 不變所增加的金額一樣。這個雖然看起來是 typo,不過有好幾個國家 CPU 升級並不加價,所以他們應該可以履行。問題在於這款電腦的外殼、LCD 和 DVD 三個選項顏色必須一致,現在在 LCD 那邊卻沒有藍色的選項,使得 CPU 升級變得看得見吃不到。我現在對 Dell 的評價已經比十年前高很多了,那時候我寧願自己在美國組電腦也不買他們的機器。在台灣他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7/10/2009 4:55 PM】
【後記2:上面後記寫完不到半個小時,Dell 又修改網頁了,不過這次把紅色選項拿掉後,還是沒有辦法選擇藍色外框的 LCD。他們負責網頁的部門連基本邏輯能力都沒有了。不過硬碟的選項回來了。7/10/2009 5:26 PM】
【後記3:嚇死人,Dell 有人看到我在抱怨嗎?現在紅色、藍色選項都沒有了,不一致的問題倒是暫時消失,可是我們的選擇也都沒有了。7/10/2009 5:34 PM】
Tuesday, July 7, 2009
Law of One Price Fails Miserably in Dell Case
我把 Dell 在不同國家的價格盡量用相同或接近規格經過匯率轉換之後做個比較。我自己訂購的機器規格如下:
CPU SP9400
RAM 2GB*2
HD: 250 GB 7200 RPM
Wireless Module: Intel WiFi Link 5100
Bluetooth: Dell Wireless 365 BT 2.1
Battery: 6 Cell
Adapter: 65W AC
OS: 降級 Windows XP SP3
加上他們錯誤扣掉的 NT$42,342 折價,我的訂購規格台灣標價應該會是 NT$64,782。
其他細節上還會有些小贈品或是服務上面的差異,金額上很接近,就不一一列出了。同樣規格在其他國家稅後的價格經匯率轉換 (簡單使用台灣 Yahoo 的匯率轉換網頁) 後為:
美國: NT$ 58,673 ($1,779) * CPU 可免費升級為 SP9600
加拿大:NT$ 72,690 (CAD 2,557) * CPU 可免費升級為 SP9600
英國: NT$ 70,858 (GBP 1,328.25) * CPU 僅有 SP9600 選項
中國: NT$ 51,042 (RMB 10,578)
香港: NT$ 45,523 (HKD 10,700)
日本: NT$ 57,304 (165,680 Yen)
法國: NT$ 77,487 (Euro 1,680.38) * CPU 僅有 SP9600 選項
德國: NT$ 76,417 (Euro 1660.05) * CPU 僅有 SP9600 選項
新加坡:NT$ 67,152 (2964.36 新加坡幣)
澳洲: NT$103,220 (AUD 3,924.70)
韓國: NT$ 73,176 (2,814,900 Won) * 韓文苦手,顏色搞不定,這可能是稅前及未加運費的價格
匯率隨時都在變動,所以我把當地貨幣計價一併附上。香港為什麼這麼便宜我搞不懂,上述價格沒有稅也沒有運費,不過他們可能真的不課稅。就算如此,價格比起其他地方來還是便宜很多,購物天堂不是說假的。
Dell Australia 這麼貴的原因是最近一個多月澳幣對美金升值了 14% 左右,他們可能沒有調降澳幣計價,所以最近 Dell Australia 應該賺很大。價格高低決定於當地競爭而不是成本,除非在澳洲沒有別的電腦廠商可以與之競爭,否則現在應該是 Dell Australia 降價增加市佔的機會。當然也有可能是 Dell 和其他電腦廠商之間的恐怖均衡使得大家都不想降價造成一波割喉競爭。電腦這東西不管是 Dell 或是 HP、Acer 等廠商都不會在澳洲組裝,匯率成本對於這幾家來講都是一樣的,Dell 有降價空間,其他人也有。匯率變化可以很快,現在澳幣升值,沒有人保證稍晚不會貶回去,所以澳洲那裡的廠商可能現在只是以不變應萬變。這大概可以作為 menu cost 的一個例子,不過不完全貼切就是了。
由於從甲國家的 Dell 網站購物運到乙國家是不被允許的,所以即便出現這麼大的價差,也仍然沒有辦法進行套利交易,使得這些價差能夠維持下去。不過在上面這些國家裡面,德國和法國都使用歐元而且只在隔壁而已,他們的價差就非常小(德國的稅率稍低一點點,運費也低 0.15 歐元)。我比較意外的是美國和加拿大的差距,不過考慮到他們在處方藥等許多產品上的價差,這個差距大概也只是剛好而已。
上面這些都只是名目價格,要調整物價指數計算實質價格太麻煩,而且在這裡並不見得實際,所以我就跳過。
以台灣的情況來說,Dell 本來市佔很有限,但是知名度差並不完全是他們銷售量低的原因。當他們的 E4300 價格低到 NT$20,000 上下的時候,需求就忽然大量出現了。這是經濟學原理裡面談需求曲線負斜率的好例子。只可惜最後只是虛晃一招,沒有辦法順便看看替代效果。如果他們真的一晚賣掉四萬台筆記型電腦,宏碁、華碩這些廠商會欲哭無淚,這一季的銷售額大概衝不出什麼量來了。
雖然 law of one price 不成立,不能直接看到不同國家之間因套利機會不應存在導致價格趨向一致。但是就以星期六到星期天那一個晚上下單的情況來看,還是能夠看出套利機會出現的時候大家會如何介入市場。我自己有潛在需求,當然不客氣下單。有許多人沒有那樣的需求,也還是下單,如果用那個價錢買到的話自然可以轉手在網路拍賣市場上賣掉。六萬當然賣不到,但四萬多總也還是可以,相較於兩萬左右的成本來說還賺不少。
台灣 Dell 如果真的用他們錯誤的標價賣出產品,若以消保官說約四萬台估計,他們比正常價格『少賺』16 億台幣。當然他們價格訂在六萬多的時候不可能一晚出現四萬台的訂單,同時成本也不是在六萬塊左右,他們並不是賠到 16 億那麼多。如果一台成本在三萬元上下,他們用兩萬賣出大概賠四億。我猜成本就算沒有三萬,應該也不會太接近兩萬。台灣 Dell 一年在消費者市場賺多少?如果要一下子賠個幾億,他們大概寧願打官司打到底。
消費者撿便宜不是什麼錯誤,是人的天性。我不認為這裡有什麼道德上的錯誤,畢竟大家都知道 Dell 也未必會執行那些訂單。這是我在前一篇批評消保官發言不當的基礎。在 Dell 這一邊,他們要在『網站可信度與商譽』和『目前實質損失』之間作一取捨。當然這裡還有中間的空間,不是一定要二選一。舉例來說,他們現在的 coupon 提議就是一種方式。或者他們也可以選擇履行一些較早下訂的小額訂單,這也是在實務上有人用過的。
要求他們執行所有的訂單是不太可能的。我不反對消費者做這樣的要求,這是消費者的權利。不過如果我是法官,我不會接受目前消費者這一方提出的看法。一方面 Dell 在網站和 e-mail 上都強調他們保留拒絕訂單的權力,而台灣並沒有法律指出這樣的做法違法。另外一方面要求 Dell 因為網站上標價錯誤而付出這麼高的損失也太過了 (這裡是不是可以說不符合『比例原則』?我知道這個法律用詞常被誤用,不太確定可不可以用在這裡)。Dell 目前 coupon 的額度使得他們仍然不至於虧損,不過如果先前訂價是他們的最大利潤訂價,降兩萬元之後勢必會讓他們利潤減少,這是簡單的邏輯推理。單以 E4300 來看,當然在兩萬元 coupon 之後他們的營業額會增加,同時每一台仍然有少許利潤。但是他們大概幾個月之內都賣不掉六萬多元一台的 E4300,同時其他價格和成本較低的筆記型電腦的銷售也會被壓縮。如果使用兩萬元 coupon 的人多,除了 Dell 之外,甚至連宏碁、華碩、惠普這些廠商都會吃啞吧虧。
網路上有人拿網拍直購價來作為基礎說 Dell 的兩萬元折價不夠,有三點沒有考慮清楚:第一點是規格不同,目前網拍上的機器規格和 Dell 這次出包的機器規格相比稍差一些;第二是網路賣家的信譽仍然和 Dell 不能相比,所以他們必須有一個 discount (或者反過來說 Dell 應該有 premium)。不管這次 Dell 的信譽如何破產,總還是比一般網路賣家要好一些;第三點是存貨數量,網路賣家不可能拿出兩三萬台四萬元出頭的筆記型電腦出來 (目前還不知道 Dell 到底會發出多少 coupon,似乎他們也還沒有最後敲定是不是真的是兩萬元),但是 Dell 如果真的願意賣,四萬、五萬台他們會生的出來。
這一個案例裡面牽涉到的經濟學理論還真不少,拿來跟大學生聊一聊應該蠻適合的。
CPU SP9400
RAM 2GB*2
HD: 250 GB 7200 RPM
Wireless Module: Intel WiFi Link 5100
Bluetooth: Dell Wireless 365 BT 2.1
Battery: 6 Cell
Adapter: 65W AC
OS: 降級 Windows XP SP3
加上他們錯誤扣掉的 NT$42,342 折價,我的訂購規格台灣標價應該會是 NT$64,782。
其他細節上還會有些小贈品或是服務上面的差異,金額上很接近,就不一一列出了。同樣規格在其他國家稅後的價格經匯率轉換 (簡單使用台灣 Yahoo 的匯率轉換網頁) 後為:
美國: NT$ 58,673 ($1,779) * CPU 可免費升級為 SP9600
加拿大:NT$ 72,690 (CAD 2,557) * CPU 可免費升級為 SP9600
英國: NT$ 70,858 (GBP 1,328.25) * CPU 僅有 SP9600 選項
中國: NT$ 51,042 (RMB 10,578)
香港: NT$ 45,523 (HKD 10,700)
日本: NT$ 57,304 (165,680 Yen)
法國: NT$ 77,487 (Euro 1,680.38) * CPU 僅有 SP9600 選項
德國: NT$ 76,417 (Euro 1660.05) * CPU 僅有 SP9600 選項
新加坡:NT$ 67,152 (2964.36 新加坡幣)
澳洲: NT$103,220 (AUD 3,924.70)
韓國: NT$ 73,176 (2,814,900 Won) * 韓文苦手,顏色搞不定,這可能是稅前及未加運費的價格
匯率隨時都在變動,所以我把當地貨幣計價一併附上。香港為什麼這麼便宜我搞不懂,上述價格沒有稅也沒有運費,不過他們可能真的不課稅。就算如此,價格比起其他地方來還是便宜很多,購物天堂不是說假的。
Dell Australia 這麼貴的原因是最近一個多月澳幣對美金升值了 14% 左右,他們可能沒有調降澳幣計價,所以最近 Dell Australia 應該賺很大。價格高低決定於當地競爭而不是成本,除非在澳洲沒有別的電腦廠商可以與之競爭,否則現在應該是 Dell Australia 降價增加市佔的機會。當然也有可能是 Dell 和其他電腦廠商之間的恐怖均衡使得大家都不想降價造成一波割喉競爭。電腦這東西不管是 Dell 或是 HP、Acer 等廠商都不會在澳洲組裝,匯率成本對於這幾家來講都是一樣的,Dell 有降價空間,其他人也有。匯率變化可以很快,現在澳幣升值,沒有人保證稍晚不會貶回去,所以澳洲那裡的廠商可能現在只是以不變應萬變。這大概可以作為 menu cost 的一個例子,不過不完全貼切就是了。
由於從甲國家的 Dell 網站購物運到乙國家是不被允許的,所以即便出現這麼大的價差,也仍然沒有辦法進行套利交易,使得這些價差能夠維持下去。不過在上面這些國家裡面,德國和法國都使用歐元而且只在隔壁而已,他們的價差就非常小(德國的稅率稍低一點點,運費也低 0.15 歐元)。我比較意外的是美國和加拿大的差距,不過考慮到他們在處方藥等許多產品上的價差,這個差距大概也只是剛好而已。
上面這些都只是名目價格,要調整物價指數計算實質價格太麻煩,而且在這裡並不見得實際,所以我就跳過。
以台灣的情況來說,Dell 本來市佔很有限,但是知名度差並不完全是他們銷售量低的原因。當他們的 E4300 價格低到 NT$20,000 上下的時候,需求就忽然大量出現了。這是經濟學原理裡面談需求曲線負斜率的好例子。只可惜最後只是虛晃一招,沒有辦法順便看看替代效果。如果他們真的一晚賣掉四萬台筆記型電腦,宏碁、華碩這些廠商會欲哭無淚,這一季的銷售額大概衝不出什麼量來了。
雖然 law of one price 不成立,不能直接看到不同國家之間因套利機會不應存在導致價格趨向一致。但是就以星期六到星期天那一個晚上下單的情況來看,還是能夠看出套利機會出現的時候大家會如何介入市場。我自己有潛在需求,當然不客氣下單。有許多人沒有那樣的需求,也還是下單,如果用那個價錢買到的話自然可以轉手在網路拍賣市場上賣掉。六萬當然賣不到,但四萬多總也還是可以,相較於兩萬左右的成本來說還賺不少。
台灣 Dell 如果真的用他們錯誤的標價賣出產品,若以消保官說約四萬台估計,他們比正常價格『少賺』16 億台幣。當然他們價格訂在六萬多的時候不可能一晚出現四萬台的訂單,同時成本也不是在六萬塊左右,他們並不是賠到 16 億那麼多。如果一台成本在三萬元上下,他們用兩萬賣出大概賠四億。我猜成本就算沒有三萬,應該也不會太接近兩萬。台灣 Dell 一年在消費者市場賺多少?如果要一下子賠個幾億,他們大概寧願打官司打到底。
消費者撿便宜不是什麼錯誤,是人的天性。我不認為這裡有什麼道德上的錯誤,畢竟大家都知道 Dell 也未必會執行那些訂單。這是我在前一篇批評消保官發言不當的基礎。在 Dell 這一邊,他們要在『網站可信度與商譽』和『目前實質損失』之間作一取捨。當然這裡還有中間的空間,不是一定要二選一。舉例來說,他們現在的 coupon 提議就是一種方式。或者他們也可以選擇履行一些較早下訂的小額訂單,這也是在實務上有人用過的。
要求他們執行所有的訂單是不太可能的。我不反對消費者做這樣的要求,這是消費者的權利。不過如果我是法官,我不會接受目前消費者這一方提出的看法。一方面 Dell 在網站和 e-mail 上都強調他們保留拒絕訂單的權力,而台灣並沒有法律指出這樣的做法違法。另外一方面要求 Dell 因為網站上標價錯誤而付出這麼高的損失也太過了 (這裡是不是可以說不符合『比例原則』?我知道這個法律用詞常被誤用,不太確定可不可以用在這裡)。Dell 目前 coupon 的額度使得他們仍然不至於虧損,不過如果先前訂價是他們的最大利潤訂價,降兩萬元之後勢必會讓他們利潤減少,這是簡單的邏輯推理。單以 E4300 來看,當然在兩萬元 coupon 之後他們的營業額會增加,同時每一台仍然有少許利潤。但是他們大概幾個月之內都賣不掉六萬多元一台的 E4300,同時其他價格和成本較低的筆記型電腦的銷售也會被壓縮。如果使用兩萬元 coupon 的人多,除了 Dell 之外,甚至連宏碁、華碩、惠普這些廠商都會吃啞吧虧。
網路上有人拿網拍直購價來作為基礎說 Dell 的兩萬元折價不夠,有三點沒有考慮清楚:第一點是規格不同,目前網拍上的機器規格和 Dell 這次出包的機器規格相比稍差一些;第二是網路賣家的信譽仍然和 Dell 不能相比,所以他們必須有一個 discount (或者反過來說 Dell 應該有 premium)。不管這次 Dell 的信譽如何破產,總還是比一般網路賣家要好一些;第三點是存貨數量,網路賣家不可能拿出兩三萬台四萬元出頭的筆記型電腦出來 (目前還不知道 Dell 到底會發出多少 coupon,似乎他們也還沒有最後敲定是不是真的是兩萬元),但是 Dell 如果真的願意賣,四萬、五萬台他們會生的出來。
這一個案例裡面牽涉到的經濟學理論還真不少,拿來跟大學生聊一聊應該蠻適合的。
Monday, July 6, 2009
Dell Misquotes Laptop Price This Time
先說明我的『利益關係』。我沒有訂標錯價的 LCD,因為尺寸太小不合用,不過我訂了一台 E4300。我本來就在考慮換一台筆記型電腦,考慮的目標是 MacBook Pro 13",不過由於平常仍有使用 Windows 的必要,所以就算買 MacBook Pro 也仍然會靠 Bootcamp 或 VMware Fusion 使用 Windows。如果可以用兩萬多元買到這台機器?那 Apple 再等我三年吧。
Dell 這次連續出包使得他們的網路購物信用蕩然無存,大概要很久才能夠回復元氣。在國際財務管理課程裡面我們會談跨國公司如何分散資源及業務,在財務這個面向主要談到底從哪個國家做債券 financing 以及 Balance Sheet Financing 這些東西,業務如何分工大概是由企管的角度來談,我通常不碰這塊,不過主要的問題應該在這一邊。
這次 Dell 完全展現企業全球化之後失敗的部份。當台北時間星期六晚上、星期天凌晨網站上的錯誤被發現後,據說 Dell Taiwan 沒有辦法緊急撤下出問題的網頁,因為這部份業務並不是在台灣處理的。我對 Dell 的台灣業務並不清楚,個人消費、網站購物據說並不是他們直接負責。這個據說應該可以相信,因為我跟 Dell 網路購物的經驗,他們跟我連絡的業務似乎都不是台灣人,而產品通常也不是從台灣寄出。現在台灣應該也很少生產最終個人電腦產品了吧?當運作正常的時候,這樣的分工沒有問題,還可以節省成本。但是當運作出狀況時,這種高度分工在出問題的地方就看起來像是末梢神經痲痹。台灣的分公司應該不是出問題的單位,但是雖然沒權沒責,他們卻是唯一在眼前的 Dell 單位,所以由他們來背黑鍋對於台灣消費者和消保會、消基會來說也是理所當然的。
由於台灣在網路購物方面的法令規範趕不上時代變化,廠商標錯價應該如何處理缺乏明確的法律規範。我的猜測是最後 Dell 應該不會履行他們的合約。對我自己來講,買不到 NT$23,562 的 Dell E4300 (我把 RAM 加到 4GB,HD 換成 250 GB 的)當然可惜,不過本來就是去佔人家便宜,佔不到也沒什麼好失望的就是了。昨天 Dell 只是抽掉部份產品購買資訊,還有一些筆記型電腦的報價,其中有幾台三四萬元的有折價幾千元的優惠(印象中是接近七千元上下)。Dell 連續出包的效果就是:六萬元折個四萬是假的,三萬元折個七千如何?到底折多少是合理的?以前在美國唸書的時候喜歡逛 Slick Deals 這一類的網站,折個百分之六十幾的產品很少見,不過不能說沒看過。特別是那些先收現金後面慢慢再退款的產品,有時折扣是蠻誇張的。
這次事件其實是大家都輸。Dell 在台灣知名度大增,不過這個知名度對他們賣東西可能沒有幫助。花錢買的教訓可能對於 Dell 的全球佈局重新思考也沒有太大的幫助,也許只是把這次教訓當作特例而已,未必會讓不同國家的分公司自己來管理相關的訂購事宜。對於台灣的消費者來說,這次便宜沒佔到,現在 Dell 網站上方便的購物選擇已經暫時拿掉了。如果情況惡化下去,將來他們在台灣的網路購物範圍或許會再行縮減,甚至極端的情況下他們可能必須選擇退出台灣市場。雖然選擇多未必用的上,但是選擇變少絕對不會是好事情。【Note: 寫作過程中看到新聞說 Dell 願意賠償每人兩萬元的折價券購買 E4300,消費者不能說全然沒賺到。接下來研究一下四萬多買這台合不合意。:p】
本來不應該輸的是台灣官方,這次是個好機會讓他們重新檢討網路購物方面法律不周到的地方,不過在『消保官:戴爾和消費者都難卸責』這樣的說法之下,大概最後政府也討不了好。如果說消費者有錯,那是最先發現的人沒有想清楚。如果沒有人在網路上『呼朋引伴』,發現的人可能有限。出問題的只有幾台或幾十台 Dell 還有可能認賠,然後宣傳一下賺個名聲。出問題的金額到了上千萬甚至上億之後,大概沒有什麼廠商在有選擇的情況下還願意嚥下這口氣,自己認賠了事了。消費者呼朋引伴來買最多是道德上的問題,在法律上應該站得住腳。特別是 Dell 先前有不願意履行合約的記錄在前,如果他們真的是標錯價格,那麼也未必真有損失。政府機關應該要執行法律而不是用道德來教化人民,台灣作為現代公民社會最欠缺的東西之一就是政府常常扮演他們不該扮演的角色。只需要執行法律秩序卻自以為是的扮演起教忠教孝的角色來。
說到最後,當初最早發現 Dell 報價錯誤然後沒有自己悶著偷偷買電腦,卻把資料 post 上網路的人到底是怎麼想的,才是我最有興趣的事情。也許在這個 Twitter, Plurk, Facebook 以及 Online Forum 氾濫的年代,沒有人覺得這種祕密可以保持是個祕密吧?
【補充】我平常不特別關心電腦產業,下面這篇文章被我忽略了:Business Week, May 2009, Dell turns to Taiwan。
兩點感想:Dell 現在情況非常糟,看來要他們有誠意賠錢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他們雖然在台灣訂貨訂的多,不過也不是有錢大家賺而是要死一起死。
Dell 這次連續出包使得他們的網路購物信用蕩然無存,大概要很久才能夠回復元氣。在國際財務管理課程裡面我們會談跨國公司如何分散資源及業務,在財務這個面向主要談到底從哪個國家做債券 financing 以及 Balance Sheet Financing 這些東西,業務如何分工大概是由企管的角度來談,我通常不碰這塊,不過主要的問題應該在這一邊。
這次 Dell 完全展現企業全球化之後失敗的部份。當台北時間星期六晚上、星期天凌晨網站上的錯誤被發現後,據說 Dell Taiwan 沒有辦法緊急撤下出問題的網頁,因為這部份業務並不是在台灣處理的。我對 Dell 的台灣業務並不清楚,個人消費、網站購物據說並不是他們直接負責。這個據說應該可以相信,因為我跟 Dell 網路購物的經驗,他們跟我連絡的業務似乎都不是台灣人,而產品通常也不是從台灣寄出。現在台灣應該也很少生產最終個人電腦產品了吧?當運作正常的時候,這樣的分工沒有問題,還可以節省成本。但是當運作出狀況時,這種高度分工在出問題的地方就看起來像是末梢神經痲痹。台灣的分公司應該不是出問題的單位,但是雖然沒權沒責,他們卻是唯一在眼前的 Dell 單位,所以由他們來背黑鍋對於台灣消費者和消保會、消基會來說也是理所當然的。
由於台灣在網路購物方面的法令規範趕不上時代變化,廠商標錯價應該如何處理缺乏明確的法律規範。我的猜測是最後 Dell 應該不會履行他們的合約。對我自己來講,買不到 NT$23,562 的 Dell E4300 (我把 RAM 加到 4GB,HD 換成 250 GB 的)當然可惜,不過本來就是去佔人家便宜,佔不到也沒什麼好失望的就是了。昨天 Dell 只是抽掉部份產品購買資訊,還有一些筆記型電腦的報價,其中有幾台三四萬元的有折價幾千元的優惠(印象中是接近七千元上下)。Dell 連續出包的效果就是:六萬元折個四萬是假的,三萬元折個七千如何?到底折多少是合理的?以前在美國唸書的時候喜歡逛 Slick Deals 這一類的網站,折個百分之六十幾的產品很少見,不過不能說沒看過。特別是那些先收現金後面慢慢再退款的產品,有時折扣是蠻誇張的。
這次事件其實是大家都輸。Dell 在台灣知名度大增,不過這個知名度對他們賣東西可能沒有幫助。花錢買的教訓可能對於 Dell 的全球佈局重新思考也沒有太大的幫助,也許只是把這次教訓當作特例而已,未必會讓不同國家的分公司自己來管理相關的訂購事宜。對於台灣的消費者來說,這次便宜沒佔到,現在 Dell 網站上方便的購物選擇已經暫時拿掉了。如果情況惡化下去,將來他們在台灣的網路購物範圍或許會再行縮減,甚至極端的情況下他們可能必須選擇退出台灣市場。雖然選擇多未必用的上,但是選擇變少絕對不會是好事情。【Note: 寫作過程中看到新聞說 Dell 願意賠償每人兩萬元的折價券購買 E4300,消費者不能說全然沒賺到。接下來研究一下四萬多買這台合不合意。:p】
本來不應該輸的是台灣官方,這次是個好機會讓他們重新檢討網路購物方面法律不周到的地方,不過在『消保官:戴爾和消費者都難卸責』這樣的說法之下,大概最後政府也討不了好。如果說消費者有錯,那是最先發現的人沒有想清楚。如果沒有人在網路上『呼朋引伴』,發現的人可能有限。出問題的只有幾台或幾十台 Dell 還有可能認賠,然後宣傳一下賺個名聲。出問題的金額到了上千萬甚至上億之後,大概沒有什麼廠商在有選擇的情況下還願意嚥下這口氣,自己認賠了事了。消費者呼朋引伴來買最多是道德上的問題,在法律上應該站得住腳。特別是 Dell 先前有不願意履行合約的記錄在前,如果他們真的是標錯價格,那麼也未必真有損失。政府機關應該要執行法律而不是用道德來教化人民,台灣作為現代公民社會最欠缺的東西之一就是政府常常扮演他們不該扮演的角色。只需要執行法律秩序卻自以為是的扮演起教忠教孝的角色來。
說到最後,當初最早發現 Dell 報價錯誤然後沒有自己悶著偷偷買電腦,卻把資料 post 上網路的人到底是怎麼想的,才是我最有興趣的事情。也許在這個 Twitter, Plurk, Facebook 以及 Online Forum 氾濫的年代,沒有人覺得這種祕密可以保持是個祕密吧?
【補充】我平常不特別關心電腦產業,下面這篇文章被我忽略了:Business Week, May 2009, Dell turns to Taiwan。
兩點感想:Dell 現在情況非常糟,看來要他們有誠意賠錢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他們雖然在台灣訂貨訂的多,不過也不是有錢大家賺而是要死一起死。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