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y 17, 2009

What's in the future part 2?

The Economist 5/14/2009 "Crouching tigers, stirring dragons"

這個主題我在上課時提過,不過沒有時間寫在 blog 裡面。幾個星期前 The Economist 有一篇文章提到這個問題,為何中國在這次衰退中仍然有不錯的表現,台灣和其他幾個亞洲的 tiger economies 卻摔的這麼慘?如果從 value-added 的角度檢視中國在進出口部份所受到的影響,這篇文章中說中國對美國的出口所增加的價值只佔 GDP 的 5%。這當然不是一個小數字,如果其他條件不變,損失這個數字的一半就代表了 -2.5% 的 GDP 成長,更別提他們出口到其他地區也衰退不少。不過在他們的 RMB$4 Trillion 景氣刺激計畫之下,只要全球景氣在兩年之內復甦,中國應該可以撐過這一關。台灣的情況則完全不同,我們的出口(不管是出口到美國、歐洲,或是出口到中國然後經過加工或組裝後賣到美國、歐洲)對我們的 GDP 影響程度遠超過出口對中國的影響,在景氣循環中,受傷更重也是理所當然的。

這是小國在發展過程中開發比較利益的副作用。很遺憾的,這可能是無法避免的惡。如果我們還要投注大批優秀的人力到電子產業這個我們做的好的部門,在面臨到景氣循環走到收縮期的時候,由於產業相對中國、美國或日本這些大國來得集中,波動度就會來的更高一些。當然我們也可以選擇不走國際分工而採內部分工的做法,但是這樣子同樣會無法充分享受到 IT 產業景氣循環走到擴張期時候的好處。台灣跟中國關係緊密可能會加深台灣的分工而不是反其道而行,如果這個推測正確的話,我們其實在加大未來景氣的波動度,也就是增加未來的風險。這未必是錯誤的事情,但是我們需要有足夠的報酬來補償加大的風險。政府必須要在景氣好的時候大幅縮減赤字並準備景氣衰退時的失業救助等社會救濟,一般家戶也要對於未來更有未雨綢繆的打算。由於亞洲各國儲蓄率過高向來是共同的問題,鼓勵政府和人民增加儲蓄似乎不是好辦法。

這次不景氣讓我們看到許多國家都掉進自己挖的洞裡面,美國跟全世界借錢借太多,中國借錢給美國也借的太多,他們都掉進自己挖的洞裡面爬不出來。台灣的前途也是一樣,我們越走向全世界,雖然長久來看對我們的繁榮越有幫助,但是碰到不景氣的時候可能受傷會越重。

去年的糧食危機其實就可以看出分工的負面效應。透過全球糧食市場的分工,許多國家不再強調糧食自給自足,而透過國際市場取得成本較低且品質較自己生產為優的各類食物。除了少數政府無能、人謀不臧的例子,現在人類的確比以前更不易受到糧荒的影響。但是在產地集中於一些生產效率較高的地區後,當氣候異常同時影響到這些國家時,糧食的價格會出現較高的波動。在分工初期,各國仍然生產自己所需的產品,產地較為分散,也比較不會同時受到影響。但是所有國家可以受到產品市場流動的好處。在大家開始享受到分工的好處,以致於生產逐漸集中後,就很容易忘掉背後隱含的風險,導致去年幾個農產品出口大國遇到氣候變異時就大家都受到影響。

整體來看,分工仍然是趨勢,我們也不能期望世界走回幾十年前的老路。去年的糧食價格高漲也只是暫時的現象,並沒有造成長期的傷害,我們仍然從分工上面得到了不少的好處。但是如果從這次景氣衰退我們能夠得到什麼教訓,那就是如果再有一次像現在這麼嚴重的衰退,不管我們和中國走的多近,除非把兩個地方的 GDP 綁在一起來看,我們受到的景氣衰退傷害仍然會像現在這麼重,甚至更重一些。

我的猜測是這次不景氣是我這輩子所能看到最嚴重的一次,所以也不用自己嚇自己。台灣景氣何時復甦,大概還是得看 IT 產業什麼時候從谷底攀升。由於這個產業若非因為這個衰退的影響,本來也差不多該從谷底攀升了,明年或後年台灣就應該會看到不錯的成長率。

The Economist 這篇文章裡面還談到另外一件有趣的事情;HSBC 的 Frederic Neumann 和 Robert Prior-Wandesforde 認為亞洲在 1998 年從金融風暴中快速復甦靠的不是對美國及歐洲的出口,而是消費者支出把經濟成長給拉起來。這個談法跟一般的認知不同,相當有趣。到底哪個看法是對的,還得等看過他們的數字再說。

Monday, May 4, 2009

Swine Flu Looks Like Nothing Special After All

Swine flu 帶給大家的恐懼目前看來主要來自它的未知。的確在墨西哥有不少人死亡,不過目前情況也暫時控制下來了。至於在美國,我只能說市場的看法是對的。以目前的死亡率來看,除了墨西哥的死亡人數尚待確認外,這個 swine flu 似乎也只能說是一種 flu,跟一般季節性的流感相較之下也沒有什麼特別的。

夏天快要到了,大概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其他的事情,等到秋天來臨時再擔心流感這個問題吧。也許將來會有另外一種變形的流感會對人類社會造成很大的傷害,現在這個似乎是不至於有這種影響了。

最近兩個交易日的台股是更有趣的話題。有香港的前車之鑑,股市暫時脫離地心引力不是不可能的任務。雖然總體經濟暫時沒有好轉的跡象,最好的消息也只是景氣落底,何時復甦仍在未定之天。但是有陸資進入台灣的話題出現,的確是可以讓台股往上飆一波。話又說回來,也是有香港的前車之鑑,這種消息面、資金面的飆升,沒有基本面在後面支撐,要掉下來也可以很快。問題只在於目前的低點在那裡,以及大家的膽量可以讓它飆到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