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連續幾則很有趣的新聞。先是星期六為了備課看了一下央行的網站想要抓匯率資料(結果最後還是去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抓,台灣的政府資料庫太難用了),看到了這篇新聞稿:
新聞發布第058號(本(7)日某媒體報導,標題為「拚建設 想動一兆外匯存底」,主要內容為「為支應擴大內需經費,府院要求央行評估仿效新加坡模式,從外匯存底移撥5%至10%額度支應」。對上述報導,本行一無所悉。)
央行所引述的新聞是中時的報導。
然後今天 (3/8/09) 又有下面幾篇:
聯合報:央行金管會 非獨立機關
工商時報:新聞側寫-死了動外匯存底的心吧!
中國時報:外匯存底動用 不能靠一念間
彭淮南總裁到底做的好還是不好,要等他卸任之後再來評斷。Alan Greenspan 曾經被捧成神一樣的地位,在這次金融風暴發生後有不少人將他看作過街老鼠一樣喊打,而且理由是站得住腳的。我想就連 Greenspan 的歷史地位恐怕都要等到這次衰退結束之後大家再來做通盤檢討才能定案,現在要給彭總裁打分數為時過早。不過就以他在外匯存底的應用這部份的發言來看,他是腦袋清楚的人。
台灣新聞媒體只要碰到專業性的議題就會鬼打牆,記者寫出來的編輯看不懂,最後出來的稿件大家都不知道在說什麼東西。這幾篇稿子到底有多少事實很難講,不過就從表面上的來看,可能是政府手頭太緊,東張西望看哪裡有錢就想拿來用。舉債額度所剩無幾,雖然執政黨在國會佔絕對多數,修法提高舉債上限來發行公債支應雖然在目前朝大野小的情況下可以辦到,但是這樣留個債留子孫的名聲,國會中的執政黨立委恐怕也不會輕易就範,以免下次選舉難選。行政院拿了錢去做事,可沒有把握能夠在下次立委選舉前做出成績來讓執政黨立委沾光,反倒是扯後腿的機會可能還大些。
如果不從發行公債這一個正途走,接下來就是發揮想像力的時候了。前幾天我們看到行政院想到動郵政儲金、勞退基金這些錢的腦筋,馬上引起反彈。這些錢是要付利息給民眾,或是要為民眾孳息的。台灣現在的公共建設能夠自償就很了不起了,還要能夠賺到利潤,那簡直是緣木求魚。更別提在現在這種時候投資資產市場,風險正高的時候砸錢下去根本不是個好主意。
腦筋動了一轉回到外匯存底來,這個鬧劇已經上演好幾次,不過這次我卻覺得可能還有其他的用意。擴大內需是不能夠用外匯存底的,這是經濟系大學課程念完就應該知道的事情。台灣又不是那十幾個 dollarized 國家,國內交易可以用美金流通。如果要維持匯率穩定,又要拿外匯存底來用,結果根本是一來一往什麼事情都沒有改變,錢也用不上。真要用外匯存底,那就得放棄穩定匯率政策,這不但和央行的政策目標違背,同時對於執政者也不利。
之前看政客嚷嚷說想動外匯存底,其實只是當他們在演鬧劇,真的讓他們動成了,他們自己也會發現不是那麼一回事。
這一次跟先前比起來,多了一個變數,讓人更加擔心一些。在前面引到的媒體報導中間沒有提到的是這次由政府主導的新記憶體公司,如果彭淮南和央行沒有把好關,倒是有可能真的被政府拿外匯存底去用來幫助這家公司。目前的計畫是國內的幾家記憶體公司合併,然後和 Micron 或 Elpida 合作。要跟人家合作,尤其是要把人家的技術拿來,最合理的方式就是互相入股投資。不管是跟美國還是日本廠商合作,外匯存底是可以直接用的上,不用轉回台幣來。這裡當然要接下來討論拿外匯存底投資這樣的公司是否風險過高、預期報酬是否合理。以目前有限的資訊來看,我仍然傾向應該讓這幾家記憶體公司倒一倒比較適合,不過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合作計畫的細節,以及美日這兩方的技術發展跟韓國的差距再做結論。
不要太天真的以為狼來了說多了都是假的,這一次看起來真的有可能狼來了。
2 comments:
>這樣留個債留子孫的名聲,國會中的執政黨立委恐怕也不會輕易就範,以免下次選舉難選。
如果反對黨沒有出個超有利的文宣作戰並且得到超多數媒體的支持 ... 我對這樣推論並不樂觀。
沒有什麼政黨所有人的利益都完全一致,行政部門和立法部門利益不同,不同的行政部門彼此之間也不同。就算是在野黨立委聲音不夠大,執政黨立委的利害也不會完全一致。把錢砸下來這種事情,沒有拿到好處的人不是說我沒有 worse off,這仍然是 Pareto improvement 就算了,他們的政治對手或是自己支持者的生意對手有可能得到好處以加強競爭實力,這就有差了。更別提人性中的『為什麼他有我沒有』這種心態也會浮上台面。
在野黨當然不能用這種心態去處理問題,不過從局外的第三人角度來看,這是會發生的狀況。至於執政黨內部利益分配不均能否阻礙他們動外匯存底的腦筋,這個機率當然不是百分之百的偏向哪一方。所以我們還是需要有反對黨的存在,以增加不當政策被攔下來的機率。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