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19, 2009

I Got It Wrong, Again.

幾次猜測中國政府會如何處理事情猜錯的過程中,我了解到一件事:我的思考模式很明顯的跟中國人不一樣。

這次我猜錯的是這件事情:WSJ 3/19/09 China's Coke Decision Threatens to Chill Investment and Beijing Thwarts Coke's Takeover Bid

星期二上課的時候我跟學生聊到這個案子。雖然獨占在經濟學上有很充分的學理探討,不過到了打官司的時候,負責裁判的人權力還是很大。以這次 Coke 要購併滙源的案子來說,要怎麼判不是看 market share,那只是最後拿上檯面的理由而已。真的要看的是下面幾個原因:

讓購併過關:
1. 目前外國投資減少,有這種案子進來如果沒有過的話,等於是給其他外商一個強烈的訊息,讓他們知道在中國做生意選擇性少,只有直接投資才能夠擴充。剛好星期二 WSJ 還有這篇文章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Falls
2. 大家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因之一,甚至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大衰退之後各國政府在貶值競爭提昇競爭力不足以應付當下局面之後紛紛採取貿易壁壘,最後只好刀戎相見,一切用拳頭解決。這次世界各國都記得教訓,所以對於任何保護主義都相當感冒,美國嚷嚷幾聲就被全世界罵了。不過這跟一切爛招一樣,如果別人不用只有你用,還是有很大的好處的。所以世界各國政府也都會盡量在灰色地帶遊走,只要不成為眾矢之的,太老實是也不必的。中國在這個案子之後,比較容易被其他國家拿來用放大鏡檢查。
3. 中國接下來還會有其他去美國或其他國家購併人家產業的機會,沒必要在這時候製造別人把自己打回票的理由。

不讓購併過關:
1. 美國國會擋掉中國 Cnooc Ltd. 購買美國能源公司 Unocal Corp.的案子,甚至連海爾購併 Maytag 這種小事都被打回票了。真正的 high profile M&A 只有聯想買下 IBM 的個人電腦部門,但是 IBM 現在還在,只是他們不想做這塊不賺錢的生意所以賣出來了。有舊恨在前,加上這樁新仇何妨?
2. 民族情感。不能讓這個本土企業給外國人買走。跟其他理由比起來,這個怎麼看都很無聊,但是根據最前面引述的 WSJ 新聞所說,在新華網上的民調有將近五十萬人參與,超過八成的人反對。該文中是沒有直接說這是民族情感作祟,不過文中也立刻接上 Hangzhou Wahaha Group Co. 的 marketing director 的話,說如果這樣一個 "national brand" 被外國人買走,長久下來對飲料產業不利。

軟性飲料這個產業競爭那麼激烈,說要擔心獨占這種事情實在沒有什麼意義。我本來以為衡量這兩方意見後,現在經濟情況險惡這個理由應該要勝出,所以我猜中國會讓 Coke 過關。更別提 Coke 這邊的功夫下的很足,除了去年奧運砸大錢贊助外,最近也宣布大額投資計畫。

結果又猜錯了。

這次看起來中國人的面子要比裡子重要。上一次是猜中國會不會向美國政府屈服,讓人民幣匯率自由浮動。我那時候猜他們會撐著不動,結果他們跟新加坡學了一招絕招,把人民幣跟一籃子貨幣連結,然後不跟大家說那一籃子裡到底有那些東西。那次又看起來裡子比面子重要一些。

還好現在我的工作只是單純的教書做研究,不需要去判斷中國政府在想什麼。:p

這篇 WSJ 的文章裡面除了新聞外,還有兩件事情值得注意。第一是在獨占地位的判斷上,除了公司產品市佔率以外,中國那邊把公司本身整體規模也看得很重(應該是指全球規模,而不是單一市場)。如果這不只是藉口的話,將來在中國面臨 M&A 問題的時候倒是要小心。第二件事情是中方其實考慮把 Huiyuan 的其他資產賣給 Coke,只有名字不肯賣。但是 Coke 堅持沒有 Huiyuan 的招牌不足以讓他們掏出 $2.4BN 來。這個是無形資產定價討論時可以談的案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