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ugust 11, 2009

Lucas on the "Failure" of Economics

The Economist, 8/6/2009, Robert Lucas in Economics Focus: "In defence of the dismal science"

去年金融風暴正熾之時,李家同教授發表了『我們應該有預防經濟學』的文章,當時讓一堆唸經濟學的笑到不行。我不知道他自己曉不曉得跨行發表意見其實展現的是自己不懂金融和經濟,不過我們這些小輩的意見就算讓他知道恐怕也不會接受。

Robert Lucas 對於類似的議題也說話了。這篇 Economics Focus 專欄找他來客座執筆,談無法預期去年的經濟災難並不是經濟學的失敗。有幾段他講的特別有意思:

The main lesson we should take away from the EMH for policymaking purposes is the futility of trying to deal with crises and recessions by finding central bankers and regulators who can identify and puncture bubbles. If these people exist, we will not be able to afford them.

......

But recommending pre-emptive monetary policies on the scale of the policies that were applied later on would have been like turning abruptly off the road because of the potential for someone suddenly to swerve head-on into your lane. The best and only realistic thing you can do in this context is to keep your eyes open and hope for the best.

在 The Economist 的 Roundtable 裡面 Richard Posner 也有他的不同意見。我並不同意他的看法,因為 bubbles 是非常難檢定的東西,並不像他說得那樣是大家應該注意到的。正如上面引述的 Lucas 文章中第二段文字,我們不能因為相信對方可能會有來車開進我們的車道導致對撞就提早把車開出去。人類歷史上泡沫重複的發生,這次全世界央行銀根寬鬆如果沒有處理好,接下來又會緊跟上來一個泡沫。剛破滅的 housing bubble 事實上追根究底就有很多人認為那是因為 internet bubble 破滅後為了挽救經濟維持低利率造成的,也因此 Alan Greenspan 在下台好幾年後還被人抓出來批評。他的 Fed 主席成績從被大家一致讚揚變成現在留著一個大大的問號等待未來檢討。

台灣剛剛面臨大家有生以來所看過最大的颱風災難,今年年底有選舉,自然就有許多政客為了避免矛頭指向自身,先跳出來指責別人。在眾多例子裡面我覺得最糟糕的示範是下面這一個

馬總統訓氣象局 預報不準

學過統計的人都知道,任何模型都是建立在過去的實證資料上,對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做預期。莫拉克颱風風雖不強,但是降雨量是過去幾十年的颱風從來沒見過的。在統計上這是不折不扣的離群值 (outlier),而離群值並非模型所能準確預測,連帶著接下來的後果也都不是事前可以預見的。這次小林村居民一開始沒打算撤離想必是因為過去從來沒有嚴重到這個地步。可以想見未來再有颱風時,中央和地方政府可能會採取比較嚴格的態度強制撤離危險區域的居民,一開始一兩次居民還記得這次教訓也會配合,但是幾次之後未見同樣的災難發生,就會發生官民之間的衝突。

目前除了救難之外,檢討責任並且懊悔當初應該如何怎樣處理在現在是沒有意義的。在這次事件之後,除了應該要建立救難系統更有效率的權責機制外,對於預報系統其實無須太過苛求。值得注意的是我今天看到一篇報導談最近幾年颱風降雨量跟過往相比偏高,如果這是真的話,預報系統要謹慎注意自己的系統參數所引用的資料是否考慮到了這樣的現象。要不然預計可以抵抗五十年洪峰的系統事實上只能應付現在二十年的洪峰,那就會造成未來更多的災難。

任何預防系統都是有成本的。我們雖然口頭上說生命無價,但是公共建設不可能不計成本而做到完美。可以抵抗千年洪峰的堤防在技術上大概可以做的出來(假設我們知道千年洪峰到底有多大,事實上台灣應該沒有這種數據),但是成本可能太高。百年如何?五十年如何?我們必須要在潛在的損失和成本之間取一個折衷點,不可能讓所有人都住在不會淹水、沒有土石流危險的區域。但是在區域上,不能夠獨厚某些地方的居民,將另外一些地方的人視為無物。氣象局當然不可能完全沒有錯誤,不過 Lucas 講的話也可以套用在這裡,如果有氣象專家可以在以前做出合理的預測,但是這一次特別的能夠預期到會有這樣的災害,大概我們的氣象局這間小廟也養不起這麼大的菩薩。那種『末日專家』當然不在此列,每一次都說會天崩地裂,說不定就給他碰到一次,那不算是真本事。

1 comment:

克羅迪斯特 said...

您好,拜讀本篇後對於『bubble 是非常難檢定的東西』這句話也有一些感慨。


因為從事房地產相關產業的關係,正好可以透過很多外界不見得有辦法得到的內部資料,整理了一些稍具系統性的想法,正好就是關於台北都會區房市是否是個大bubble的看法。由於這個研究是從金融海嘯發生後開始的,當時原本正以為這個事件果然證明了台北都會區房市跟台中重劃區一樣是個大泡泡,而且被戳破了。

但詭異的是在2009年靠著政策拉抬這個泡泡後來不只被吹回來,還變得更大,因此產生很多疑惑。後來仔細思考其實一般所謂的泡沫,便是某種資產加乘市場最近期單價後得出的總價,是否過度高估偏離基本面。但正如您所說,泡沫是非常難檢定的,像張金鶚教授就栽了一個很大的跟斗,還被產業界拿來恥笑一番。因此便開始思考,這是否意味著比較的基準是錯誤的?因此利用工作閒暇打混摸魚的時間想得出解答,比對各國房市泡沫後才知道實際上泡沫是可以因為對未來的過度預期而變得難以置信地大,只要這些預期的成分在而且低利的環境能維持槓桿操作夠久,泡泡就不容易爆破。

像台北都會區房市目前過度預期的項目便是ECFA、都會人口規模正成長(台北市其實是負的)、所得成長、都會區額外建坪釋出不易等等。因為太多要素的配合使得這個市場在政策拉抬下快速地回溫、甚至超越金融海嘯前,產生令人難以理解的大泡沫,甚至令我一度以為這個泡沫是可以再倍增的。

但參照東京房市的歷史後,我個人的看法修正成為泡沫其實很好檢定,有很多理論跟計算可以估計泡沫多大(以房市而言,可以用購屋成本/所得的比率以及月房貸支出佔區域家庭月所得成數等等數據來概估),困難的在於如何正確估計泡沫多大的時候會失去支撐力而破滅。東京當年因為日本出口衰退嚴重加上政府的緊縮貨幣政策而崩潰,但就算有這個歷史借鏡,依然很難猜測怎樣的經濟衰退跟通貨緊縮政策會使台北的泡沫破滅。

而且另一個難處在於,到底多大的泡沫應該提早一步去壓破他避免自然爆破產生更大的損傷,這對政府而言絕對比經濟學家還要兩難。
我個人的看法是泡沫多大不見得難估,困難的主要在於難以預測大到什麼程度會產生可怕的危害,大到什麼程度會爆破,以及應該在泡沫多大時就進行抑制,這三個問題甚至可以說沒有正確解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