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York Times 8/20/2009 "Rise of the Super-Rich Hits a Sobering Wall" by David Leonhardt and Geraldine Fabrikant
最近台灣才在談去年貧富差距達到歷史新高的新聞,同一時間 New York Times 卻有美國相反情況的報導。有許多有錢人未必深黯分散投資以降低風險的道理,他們的財富可能上去的快摔下來的也快。在這篇文章裡面談到 McAfee 這個防毒軟體的創辦人 John McAfee 的財富從最高點的 $100M 掉到只剩下 $4M 左右,雖然數目仍然不小,不過我們身邊就可能有人比他現在有錢了。分散投資不僅僅是把自己的資產放在不同的財務商品、甚至不同的資產種類上,也要注意這些資產價值是否高相關。理論上說起來容易,但是執行並不簡單。因為在我們最需要保護手上資產價值的時候,往往一些本來相關度極低的商品會忽然同漲同跌起來,這是金融市場的特性。
Parker and Vissing-Jorgensen (2009) 發現有錢人在景氣好的時候固然財富成長速度驚人,但是在景氣不好的時候損失以百分比計算也來的比中產階級要重,特別是越有錢的人損失越大。一個社會如果出現這種現象,那只是表示有錢人之所以有錢是因為他們勇於創新並且承擔風險。由於沒有人能夠準確預見景氣循環及其深度和長度,所以這些人也不容易在景氣反轉時迅速採取不同的投資策略以趨避風險。在 2001 年的網路泡沫之後,那些損失慘重的有錢人財富很迅速的恢復,只有部份位於風暴中心那些因網路泡沫致富的科技新貴可能沒有翻身機會。這也使得許多有錢人並沒有採取不同投資策略的誘因。
這一次的金融風暴大概是 Great Depression 以來最深最久的。美國在 2007 年 12 月正式進入衰退,最近大家在討論我們可能已經到達谷底 (即使現在已經到達谷底,NBER 的 Business Cycle Committee 大概要到明年中以後才會正式確定,所以現在只能猜測),無論如何都已經超過近七十年來的記錄。一般預料最有錢的這些人要能回復先前的財富水準,要花的時間比網路泡沫破滅那次來的久,同時在最有錢的那一群 (美國 2007 年時所得前萬分之一的家戶年收入約 $11.5M),在他們的平均收入於將來再度回到 2007 年的高點時,組成份子和 2007 年的時候也會大不相同了。
台灣的有錢人到底是怎麼得到他們的財富?是辛勤工作並且承擔風險,還是從 rent seeking 得到現有的地位?如果是後者,也許這是一種 cycle-proof 的成功模式,但是他們有政治風險,並且這種財富累積的方式對於社會進步是有妨礙的。現在要下定論可能還太早,我們可以等到明年看看台灣這兩年完整的數據再做判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