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J, 7/18/2013, "Record Bankruptcy for Detroit", by MATTHEW DOLAN
New York Times, 7/18/2013, "Billions in Debt, Detroit Tumbles Into Insolvency", by MONICA DAVEY and MARY WILLIAMS WALSH
Detroit 的負債超過了 $18bn,他們終於決定自己無法償還債務,向法院提出了 Chap 9 破產保護申請。以他們的負債額度來說,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地方政府破產。在這之前的記錄是 $4bn,由 Jefferson County, Ala 所保持。Chap 9 是地方政府專用,一般公司是 Chap 7 破產清算和 Chap 11 破產重整,之前 GM 和 Chrysler 這兩家車廠是申請 Chap 11。政府沒可能清算解散,所以當然是重整債務。這個過程如果能在一年之內搞定算是輕鬆的,以這個規模和 Detroit 的經濟情況來說,很有可能要拖個好幾年。
Thoughts, ideas and ramblings on various finance or economics issues. (In either English or Traditional Chinese.)
Friday, July 19, 2013
Friday, July 12, 2013
Glass-Steagall Act in the 21st Century
Business Insider, 7/12/2013, "Elizabeth Warren Introducing A Bill That Would Be Wall Street's Worst Nightmare", by Linette Lopez
Read
Senators Elizabeth Warren (D-MA), John McCain (R-AZ), Maria Cantwell (D-WA), 和 Angus King (I-ME) 打算讓 Glass-Steagall Act (Banking Act of 1933) 起死回生。這個法案在 1933 年通過,將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分開。JP Morgan 當時放棄了投資銀行業務 (那年頭主要是股票投資),他們的兩個合夥人 Henry S. Morgan (JP Morgan 的創辦人 J. Pierpont Morgan 的孫子) 以及 Harold Stanley 在 1935 成立了 Morgan Stanley,這是中文世界俗稱小摩 (JP Morgan) 和大摩 (Morgan Stanley) 分家的由來。
Senators Elizabeth Warren (D-MA), John McCain (R-AZ), Maria Cantwell (D-WA), 和 Angus King (I-ME) 打算讓 Glass-Steagall Act (Banking Act of 1933) 起死回生。這個法案在 1933 年通過,將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分開。JP Morgan 當時放棄了投資銀行業務 (那年頭主要是股票投資),他們的兩個合夥人 Henry S. Morgan (JP Morgan 的創辦人 J. Pierpont Morgan 的孫子) 以及 Harold Stanley 在 1935 成立了 Morgan Stanley,這是中文世界俗稱小摩 (JP Morgan) 和大摩 (Morgan Stanley) 分家的由來。
Thursday, July 11, 2013
Apple Lost the e-book Antitrust Lawsuit
New York Times, 7/10/2013, "Judge Rules Against Apple in E-Books Trial", By BRIAN X. CHEN and JULIE BOSMAN
Apple 跟五家出版商協商聯手把電子書定價模型改變,使得零售價格因而調高,而不再是電子書一開始的時候幾乎所有暢銷書都依 Amazon 設定的訂價為 $9.99。在法庭攻防中 Steve Jobs 跟出版商的往來電子郵件也成為重要的證據。法官最後判決 Apple 敗訴,不過處罰還沒有出來。
Apple 跟五家出版商協商聯手把電子書定價模型改變,使得零售價格因而調高,而不再是電子書一開始的時候幾乎所有暢銷書都依 Amazon 設定的訂價為 $9.99。在法庭攻防中 Steve Jobs 跟出版商的往來電子郵件也成為重要的證據。法官最後判決 Apple 敗訴,不過處罰還沒有出來。
Friday, July 5, 2013
Trade Negotiation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Is Probably All Just A Moo Point
還記得 ECFA 辯論時正反雙方的說法嗎?台灣的經濟有沒有起飛?沒有。有沒有垮掉?這個比較難論述,因為過去幾年經濟的確也不好,不過倒也不至於像反方所宣稱的那麼慘就是了。執政黨當然也會想告訴大家「如果沒有 ECFA,台灣的經濟會更慘」,不過這種招數不能一用再用,在消費券那時候這招就用過了。執政不能老是出一些沒用的招,然後唬弄大家說沒有這些經濟就會崩潰。沒有消費券台灣的經濟不會更糟,起碼政府還可以少花八百多億;而 ECFA 沒有幫台灣廠商省下多少稅金,因此自然也提升不了多少競爭力。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