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保年金改革方案即將出爐,勞委會於全國各工會如火如荼召開說明會,不論甲、乙案都遭工會代表投下反對 票,勞工們批評勞委會設陷阱、一條牛剝兩層皮,企圖降低所得替代率、拉低平均薪資所得計算基準,工會代表怒罵︰「部分勞工所領年金現在已比一級貧戶還不 如,再降,會死人!」上面這段是新聞裡面的第一段。勞委會對於勞保年金的改革方案被工會否決,這是可想而知的結果。事實上,今天如果考試院去全國各地宣導公教退休金福利調降,或是國防部去宣導軍人退休福利縮水,我們也都會看到類似的情況。
年金問題一個一個分開來看,其實下場一定是頭痛砍頭,腳痛砍腳, 砍到的人一定會叫痛。
一個可以長久維持下去 (sustainable) 的年金制度,是先於每個月薪水提存部分作為投資,將來退休之後領回這些投資的本金及孳息。退休之後人的餘命長短不一,而且大多的情況是不由人來控制。有這樣一個保險制度幫忙,可以降低一些生活中的不確定性。
不過我們現在的年金制度跟其他國家類似,都是採取 pay-as-you-go 的設計,也就是現在的人繳的「保費」是用來支應目前已退休人員的年金,若有剩餘可以拿來投資。未來自己要領年金的時候,就用將來的人所付的錢來支應。經濟學課本裡提到一種活動跟這作法很類似,叫做龐式騙局 (Ponzi scheme) 。當人口還在快速成長時,這個模型看起來可長可久,因為基金餘額在支付完應該給付的年金之後還在增加。但是當人口成長趨緩之後,大家開始發現領年金的總額多過提存的金額,基金餘額不增反減。這是因為人口雖然還在成長,但是退休的人開始比新進入職場的多了。不用等到人口開始衰減,大家就會發現問題難以解決了。
由於健保提供了更廣泛的醫療照顧,再加上現代人的營養及衛生條件也比以前好,使得大家退休後的餘命也比以前要來的長。這些看起來是好事的事情,對於年金計畫的條件惡化卻是雪上加霜。
因此,我們必須要回到前面所提到的那個可以長久維持的模型。在那樣的模型之下到底能給付多少?除掉前面那個人的餘命長短不一的風險外,我國的年金計畫理論上是政府從大家的薪水裡提撥一部分金額,將來保證給大家一定的收入。我們先不用考慮人類整體餘命較前增加的問題,就以總體經濟學裡面常用的代表性個人 (representative agent) 的觀點來看,既然將來可以拿一個由政府保證的固定金額,那麼我們就可以把它看成是大家對於未來的一個無風險投資。
請問現在的無風險投資報酬率有多少?
由櫃買中心的公債資料來看,卅年的政府公債殖利率是 1.86%,大家以為我們的年金應該可以拿多少回來?政府當然不會把所有的錢都放在無風險資產上面,但是當政府把我們本來自己該承擔的投資風險給吃掉後,這些風險並不是就自然消失了。大家沒理由把錢交給政府投資就自動指望會有更好的績效,我們所期望的不過就是一個無風險資產所能帶來的收益。實際所得替代率會有多少是個更為複雜的問題,因為我們常以退休前薪水計算所得替代率,卻又沒有把早年較低薪水所繳交的較低年金提撥給補上。再加上不同年金設定的不同退休年紀也不一樣,如果年金給付的年份超過實際工作年數,那這裡的替代率還要再打一個折扣,就算加上這麼多年的時間價值也補不回來。
勞保年金的分析除了再多個投保金額有上限以外,大致就如上面分析。早年在立法的時候一方面人口還在成長,玩的起龐式騙局,另外一方面市場利率也不像現在這麼低,以致於對勞工提出事實上無法負擔的條件。現在已經有些人領了錢了,才要說辦不到,那些正在領錢以及快領到錢的人反彈必然嚴重。至於那些才剛開始繳錢的也許是覺得事不關己,也許是缺乏相關知識,所以多半悶不作聲。與歷史上任何時代一樣,被剝削的人甚至不見得知道自己被剝削了。
這是世代之間的戰爭,而且一方已經宣戰了,另外一方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修理的滿頭包。
WSJ, 2/14/2013, "Generational Theft Needs to Be Arrested", By GEOFFREY CANADA, STANLEY DRUCKENMILLER AND KEVIN WARSH
這篇 WSJ op-ed 是一個星期前朋友傳給我的,談這個世代問題談的相當清楚。
有些人會說,既然政府負責年金,為了解決世代間的爭端,就由政府補貼出錢不就好了?問題在於政府並不會生出錢來,這個組織存在的目的是花錢而不是賺錢。要政府補貼,錢不外來自於現在的稅金或是將來的稅金,後者指的就是現在發債來支應。
請問稅金是誰交的?大家看到成語「朝三暮四」都會笑猴子笨,卻不知道自己也會做一樣的事情。
除了世代問題以外,台灣還有另外一個跟「公平」相關的問題,使得勞工的主張不能直接雙手一攤說付不起就算了。軍公教的年金,這是另外一個未爆彈。
民進黨在執政年代就已經打算縮減退休軍公教福利了。18% 優惠存款和所得替代率的討論都從那時就開始,但是遭到強烈的反對,而且他們在國會佔少數,所以民進黨發現事不可為就只好退回。軍公教傳統被視為國民黨的票倉,實際上也是如此。在國民黨執政的年頭由執政黨提出縮減軍公教退休人員的福利,目前模型的問題有多大可想而知。
這部份跟勞保不太一樣的地方在於軍公教的薪水也是從政府來,因此有一種論述是把月退休金視為延後給付的薪水。這個談法從理論上來說不是不行,不過我們就需要進入下一個討論:軍公教的薪水是否過高?
由於軍公教的薪資基本上是由同樣身為公務人員的高級文官設定,跟一般公司管理階層的代理人問題 (agency problem) 是一樣的。立法院雖然理論上有監督的權力,但是一方面能力有限,另外一方面有很多國會議員不願意在薪水這樣的問題上得罪公務員,以致於監督的力道非常薄弱。
我們在談薪資決定時,古典模型的推論是 W/P = MPL,實質薪資等於邊際勞動生產力。但因公務部門的生產力難以評估,我們只好從就業市場來觀察。依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公務人員考試擠破頭,連許多排名前面的科系都有眾多學子想去擠這窄門而不去私部門找工作。從人的偏好來看,很顯然的市場上是認為公務員的薪資福利勝過他們去私部門的報酬。回到古典模型的推論,我們有理由相信公務員的薪資是被高估了,把月退休當成延後給付的薪水並不是一個良好的辯護方式。
當政府稅收豐沛時,民眾比較不容易發現資源被錯置而未有效運用。只有當政府捉襟見肘的時候,大家才知道一分錢要真正拿來當一分錢花。政府出錢「補貼」軍公教人員的退休金對於勞工來說是否公允,以及用未來世代的稅金來付給現在這一代又是哪一種正義,該是時間坐下來仔細檢討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