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31, 2009

Earning Is Not Everything

WSJ 8/31/2009 "Can Rally Run Without Revenue?"

這篇文章一開始看覺得寫的不錯,可惜到了三分之二的地方開始鬼打牆,前面的嚴謹邏輯不見了,不過還是談了一些有趣的觀察。

在上市櫃公司的評價過程中,大部分的研究報告會使用某一種或是某幾種 multiples 來計算公司的目標價。最常用的大概是 earning-price ratio,其他如 dividend-price ratio、book-market ratio 等等也都有人用,真正用到 DCF 的怕只有在為 M&A 或是 IPO 計算公司股價時才用的上。使用 multiple 的好處是不需要對未來作出太多期的預測;不過缺點也在這裡,使用 multiples 無法充分考慮到未來的變化。

更大的問題在於碰到景氣衰退。以去年年底為例,當衰退已經成為大家都知道的事實,許多公司預期的 earning 都是負值的時候,直接用 2009 年的預期 earning 來判斷目標價就不可行了,因為乘數是正的,我們總不能給個負的目標價出來。在這樣的情況下,寫研究報告時就必須往更後面一點看,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是用 2010 年的預期數據。

使用更下一期的預期數據不打緊,問題在於:earning 這個數據會騙人。

這是 WSJ 這篇文章寫的不錯的地方。作者指出目前以及接下來預期 earning 的漂亮表現其實並不是經濟反轉的結果,而是公司節省支出造成的。文中主要資訊來源是 Goldman Sachs 的分析,他們指出(今年)有 46% 的公司的 earning 大幅打敗華爾街的預期,不過只有 23% 的公司顯著超過了市場對於他們的 revenue 的預期。在 S&P 500 公司中,sales 在第二季較前一年同期下滑 16%,比第一季跟前一年同期相比下滑 14% 來的更多。

接下來會如何?以美國而言,今年快要結束的第三季大概還可以靠勒緊腰帶得到跟上半年類似的 earning 數據,同時第四季由於比較基期數據非常難看,所以也還會有不錯的 YoY 成績。真正的考驗在 2010Q1,是龍是蛇就看這一季了。去年上半年經濟和財務學界很多人在猜「我們現在到底是不是進入了 recession?」,目前大家開始談的是「這個 recession 是不是已經落底了?」。由於 NBER 可能要等到 recession 真正結束一年後才會正式宣佈,所以我們現在也只能憑各種總體數據做出判斷而已。假如接下來景氣真的開始回春,我們會看到消費者信心逐漸好轉,同時各產業的銷售額會逐漸增加,這樣等到明年第一季的時候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如果不然,我們就會看到一些難看的 sales 以及 earning 數據,然後現在這些建立在明年預期數據上的股價就會再度面對現實而大幅下滑。

目前美國金融業的風險已經消除了不少,許多銀行已經開始甚或全部清償之前政府的 bail out。Goldman Sachs 從去年 11/21 盤中跌到 $47.41 的最低點到昨天的 $164.62 已經漲了 247%。不過整體經濟仍然有疑慮,不能掉以輕心。在這篇文章中提到觀察 SG&A (selling, 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 expenses),是一個不錯的點。Sales 雖然比 earnings 更難操縱一些,但是仍然可以在合法的範圍內做調整。我們知道現在的問題在於時間,景氣衰退不會永遠維持下去,如果能夠靠著合法的會計調整讓數據好看一點,撐過現在這段時間也許就有明亮的未來了。特別是在景氣衰退快要結束的當口,若是之前沒有把可行的調整全部用掉,現在公司會有很強的動機做些花樣。但是 SG&A 不是一個公司會積極操縱的數據,這個數據通常不會被分析師注意到,因此它能夠很清楚的反映出來公司對於接下來景氣的判斷。目前這次衰退中,美國公司的 SG&A 下滑 6.4%,遠超過 2001 的 0.2%,也超過 1991 年時的 4.1%,足以顯示目前衰退有多嚴重。遺憾的是這個數據必須等公司的季報出來才知道,在時間上不能作為領先指標使用,不過我們可以先等著看看第三季這個數據的情況來判斷景氣的走向是否真的已經開始往上,或者我們仍然必須非常謹慎的面對接下來股市可能的下滑。

這篇文章寫的好的地方差不多到這裡結束。接下來有一大段的 BRIC 討論,看起來像是 GS 的置入性行銷。我不敢說這段的預測一定錯,因為我看過太多理由錯誤但是結果「正確」的分析報告了。不過文中談 BRIC 接下來會是全世界表現最好的地方在這裡的邏輯上是不太合理的。

類似的分析用在台灣也通。舉例來說,台積電今年第二季和去年同期相較,Operating Income 從 NT$30,373M 掉到 NT$25,127M,雖然下滑幅度不少,但是跟第一季慘澹的 NT$1,209M 相比已經好的不得了。不過仔細看今年和去年第二季的數據,台積電的 revenue 下降了接近 NT$13,925M,Operating Income 卻能只下降 NT$5,610 M,理由當然是他們的 Operating Expense 也下降了 NT$8,679M。

這些 expense 哪裡省下來的?我們過去這幾個月都聽到了一些台積電員工的「血淚控訴」不是嗎?台積電並不是業界裡唯一這樣做的公司,他們的情況也不是最糟的。拿他們做例子只是剛好而已,其他的大概也都差不多。如果美國的需求沒有起來,台灣的 IT 產業還暫時會維持著下跌的風險,不會義無反顧的往上直攻。歐洲這邊德國和法國好像總體經濟情況好一點,當然要講好目前最強的大概是澳洲和挪威,他們的央行已經在考慮要升息了。對於仍然直接或間接倚賴美國市場甚重的台灣,目前風險仍然還很高,要隨時注意不能掉以輕心。

Wednesday, August 26, 2009

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

聯合報 8/25/2009 失業率破6% 薪資倒退10年

有什麼好驚訝的嗎?一點也不。早先政府用各種可能的方式釋出工作機會試圖降低失業率,造就了不少不出現在失業率計算公式的分子上面的廉價勞工。除非政府可以給他們高薪,否則平均薪資拉低是一定的。

除了這個部分以外,當勞動力雇用者發現市場勞動力可以用這樣低的價格雇用,他們也失去提高員工薪水、甚或維持在現在水準的理由。當然,不管在什麼環境下總是會有一些難以取代同時又面臨雇用市場完全競爭的勞工,要購買他們的服務就不能打折,否則他們會選擇去其他地方。不過這種人究竟是少數,大多數的人還是遵循著前面的法則。

失業率壓低了,換來的就是這樣的結果。

喔,再加上那些無薪假所損失掉的平均薪資,雖然失業率因為勞工沒有真正失業而得到了控制,不過對於平均薪資一樣有負面影響。

Tuesday, August 25, 2009

Who Needs An MBA to Be a Hedgie?

New York Post 8/24/2009 "NOW PITCHING: A HEDGE FUND" by KAJA WHITEHOUSE

退休的大聯盟投手 Todd Stottlemyre (他的父親是 Mel Stottlemyre,前 Yankees 投手及投手教練)要成立一個避險基金,他的夥伴是 Joe "Upside Trader" Donohue。

據 The BusinessInsider 8/24/2009 這篇 Angry Pitcher Becomes Hedgie 由 Yael Bizouati 執筆的報導,除了引述前面那篇 New York Post 的報導外,還提及 Donohue 的操作方式大致是 "fast-paced momentum trading"。

避險基金過去一年多倒掉不少,拜 Bernard Madoff 之賜,有不少有錢人對這個產業的信心大概也打了些折扣。要在這時候成立新的避險基金大概不容易。

Sunday, August 23, 2009

The Rich Do Not Always Get Richer

New York Times 8/20/2009 "Rise of the Super-Rich Hits a Sobering Wall" by David Leonhardt and Geraldine Fabrikant

最近台灣才在談去年貧富差距達到歷史新高的新聞,同一時間 New York Times 卻有美國相反情況的報導。有許多有錢人未必深黯分散投資以降低風險的道理,他們的財富可能上去的快摔下來的也快。在這篇文章裡面談到 McAfee 這個防毒軟體的創辦人 John McAfee 的財富從最高點的 $100M 掉到只剩下 $4M 左右,雖然數目仍然不小,不過我們身邊就可能有人比他現在有錢了。分散投資不僅僅是把自己的資產放在不同的財務商品、甚至不同的資產種類上,也要注意這些資產價值是否高相關。理論上說起來容易,但是執行並不簡單。因為在我們最需要保護手上資產價值的時候,往往一些本來相關度極低的商品會忽然同漲同跌起來,這是金融市場的特性。

Parker and Vissing-Jorgensen (2009) 發現有錢人在景氣好的時候固然財富成長速度驚人,但是在景氣不好的時候損失以百分比計算也來的比中產階級要重,特別是越有錢的人損失越大。一個社會如果出現這種現象,那只是表示有錢人之所以有錢是因為他們勇於創新並且承擔風險。由於沒有人能夠準確預見景氣循環及其深度和長度,所以這些人也不容易在景氣反轉時迅速採取不同的投資策略以趨避風險。在 2001 年的網路泡沫之後,那些損失慘重的有錢人財富很迅速的恢復,只有部份位於風暴中心那些因網路泡沫致富的科技新貴可能沒有翻身機會。這也使得許多有錢人並沒有採取不同投資策略的誘因。

這一次的金融風暴大概是 Great Depression 以來最深最久的。美國在 2007 年 12 月正式進入衰退,最近大家在討論我們可能已經到達谷底 (即使現在已經到達谷底,NBER 的 Business Cycle Committee 大概要到明年中以後才會正式確定,所以現在只能猜測),無論如何都已經超過近七十年來的記錄。一般預料最有錢的這些人要能回復先前的財富水準,要花的時間比網路泡沫破滅那次來的久,同時在最有錢的那一群 (美國 2007 年時所得前萬分之一的家戶年收入約 $11.5M),在他們的平均收入於將來再度回到 2007 年的高點時,組成份子和 2007 年的時候也會大不相同了。

台灣的有錢人到底是怎麼得到他們的財富?是辛勤工作並且承擔風險,還是從 rent seeking 得到現有的地位?如果是後者,也許這是一種 cycle-proof 的成功模式,但是他們有政治風險,並且這種財富累積的方式對於社會進步是有妨礙的。現在要下定論可能還太早,我們可以等到明年看看台灣這兩年完整的數據再做判斷。

Tuesday, August 18, 2009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 Is Not Always Good

Market Watch 8/17/2009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

不讓人意外的討論。美國股市也跟早先的亞洲股市一樣漲的太快太急,經濟復甦的腳步完全跟不上股票市場的反應。Value Line 降低了美股的資產配置比例到 60%-70% 之間。

以全世界來說,現在的股市大概都已經反應了景氣衰退落底的訊號,除非短期內有強勁復甦的情況發生,股市大概不會再有前幾個月那樣的亮麗表現。相反的,如果有什麼壞消息出現而阻礙經濟復甦的過程,股市回檔修正的幅度可能會不小。這種下方風險機率雖低,但是在往上的獲利非常有限之下仍然會使預期報酬非常有限,短期內股市未必會比債券或商品市場有更好的表現。

Sunday, August 16, 2009

Perfect Match

劉兆玄

中央社台北十二日電 劉兆玄王金平明齊赴高縣勘災

至於外界質疑救災速度緩慢,他接受媒體訪問時說,921大震時,9月28日才開始啟動全面救災,但這次莫拉克颱風下大雨時,再怎樣投入救災都不會發生效果,說不定還會有更多意外,「其中有一段時間,投入效果非常小」。

陳文茜

蘋果日報 2009年08月15日 <我的陳文茜>:上天 想說什麼

可能直到八八水災一周後,我們才明白災難的幅度與傷害程度,遠遠萬倍超過眾人的預期。坐在山頂的某一個凹處,我眺望腳下蜿蜒河流,台北,川流車行住藏百萬戶人家。大地,是多少人的寄託!它平時無言,憤怒時摧毀力量卻這麼龐大!

一個當年身為行政院副院長,救災機制在地震之後幾個小時內就開始,他直到一個星期之後才知道『全面救災』啟動了。另外一個名嘴則是靠漂亮的文字堆砌寫了一篇不知所云的文章,然後說可能水災一周後(就是她專欄出刊日這天),大家才明白災難的幅度遠超想像。

既然劉在當院長,不讓陳文茜女士當副院長或最起碼接下蘇俊賓局長兼的發言人位置還真是不知適才適用,這兩個根本是絕配。

對於馬英九在災難發生後沒有發佈緊急命令感到不滿的人,其實大可以不必這麼想。看了昨天在災後七天才首度召開的國安會議,開了之後大多數重要議題仍然議而不決,不用猜也知道就算 8/8 發佈了什麼緊急命令,也多救不出來一條人命的。發佈緊急命令只是個程序的開始,接下來有什麼樣的作為,如何調度人手、整合救災體系、蒐集重要資訊、資源良好配置等等,才是真正的重點。

延伸閱讀:

New York Times 8/14/2009 "Death Toll Is Still Rising After Storm in Taiwan" by Andrew Jacobs

這一篇 New York Times 的報導引述陳文茜女士拿馬英九跟中國溫家寶總理做比較的評論,說馬這次的表現遠不及溫在四川震災中的反應。雖然對於陳女士的報導和評論我通常不同意的居多,不過不以人廢言,她這次講的倒是沒有錯。另外在這篇文章中,下面這個『經典』的對話也被提及了。



有什麼樣的長官就有什麼樣的部屬和團隊。

Friday, August 14, 2009

Donating While Venting (or Venting While Donating)

最近看新聞看得一肚子火,如果捐款時想要順便出氣的話,可以選擇下面幾種金額:

1,974
9,674
19,414
96,414
197,414

選項不少,大家可以自行取用。捐款時請盡量避免使用內政部這個管道,以目前中央政府的效率,錢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出的去。財政部人手應該足夠,不需要內政部幫忙代收所得稅。

我們來回味一下去年選舉前的廣告:

Tuesday, August 11, 2009

Lucas on the "Failure" of Economics

The Economist, 8/6/2009, Robert Lucas in Economics Focus: "In defence of the dismal science"

去年金融風暴正熾之時,李家同教授發表了『我們應該有預防經濟學』的文章,當時讓一堆唸經濟學的笑到不行。我不知道他自己曉不曉得跨行發表意見其實展現的是自己不懂金融和經濟,不過我們這些小輩的意見就算讓他知道恐怕也不會接受。

Robert Lucas 對於類似的議題也說話了。這篇 Economics Focus 專欄找他來客座執筆,談無法預期去年的經濟災難並不是經濟學的失敗。有幾段他講的特別有意思:

The main lesson we should take away from the EMH for policymaking purposes is the futility of trying to deal with crises and recessions by finding central bankers and regulators who can identify and puncture bubbles. If these people exist, we will not be able to afford them.

......

But recommending pre-emptive monetary policies on the scale of the policies that were applied later on would have been like turning abruptly off the road because of the potential for someone suddenly to swerve head-on into your lane. The best and only realistic thing you can do in this context is to keep your eyes open and hope for the best.

在 The Economist 的 Roundtable 裡面 Richard Posner 也有他的不同意見。我並不同意他的看法,因為 bubbles 是非常難檢定的東西,並不像他說得那樣是大家應該注意到的。正如上面引述的 Lucas 文章中第二段文字,我們不能因為相信對方可能會有來車開進我們的車道導致對撞就提早把車開出去。人類歷史上泡沫重複的發生,這次全世界央行銀根寬鬆如果沒有處理好,接下來又會緊跟上來一個泡沫。剛破滅的 housing bubble 事實上追根究底就有很多人認為那是因為 internet bubble 破滅後為了挽救經濟維持低利率造成的,也因此 Alan Greenspan 在下台好幾年後還被人抓出來批評。他的 Fed 主席成績從被大家一致讚揚變成現在留著一個大大的問號等待未來檢討。

台灣剛剛面臨大家有生以來所看過最大的颱風災難,今年年底有選舉,自然就有許多政客為了避免矛頭指向自身,先跳出來指責別人。在眾多例子裡面我覺得最糟糕的示範是下面這一個

馬總統訓氣象局 預報不準

學過統計的人都知道,任何模型都是建立在過去的實證資料上,對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做預期。莫拉克颱風風雖不強,但是降雨量是過去幾十年的颱風從來沒見過的。在統計上這是不折不扣的離群值 (outlier),而離群值並非模型所能準確預測,連帶著接下來的後果也都不是事前可以預見的。這次小林村居民一開始沒打算撤離想必是因為過去從來沒有嚴重到這個地步。可以想見未來再有颱風時,中央和地方政府可能會採取比較嚴格的態度強制撤離危險區域的居民,一開始一兩次居民還記得這次教訓也會配合,但是幾次之後未見同樣的災難發生,就會發生官民之間的衝突。

目前除了救難之外,檢討責任並且懊悔當初應該如何怎樣處理在現在是沒有意義的。在這次事件之後,除了應該要建立救難系統更有效率的權責機制外,對於預報系統其實無須太過苛求。值得注意的是我今天看到一篇報導談最近幾年颱風降雨量跟過往相比偏高,如果這是真的話,預報系統要謹慎注意自己的系統參數所引用的資料是否考慮到了這樣的現象。要不然預計可以抵抗五十年洪峰的系統事實上只能應付現在二十年的洪峰,那就會造成未來更多的災難。

任何預防系統都是有成本的。我們雖然口頭上說生命無價,但是公共建設不可能不計成本而做到完美。可以抵抗千年洪峰的堤防在技術上大概可以做的出來(假設我們知道千年洪峰到底有多大,事實上台灣應該沒有這種數據),但是成本可能太高。百年如何?五十年如何?我們必須要在潛在的損失和成本之間取一個折衷點,不可能讓所有人都住在不會淹水、沒有土石流危險的區域。但是在區域上,不能夠獨厚某些地方的居民,將另外一些地方的人視為無物。氣象局當然不可能完全沒有錯誤,不過 Lucas 講的話也可以套用在這裡,如果有氣象專家可以在以前做出合理的預測,但是這一次特別的能夠預期到會有這樣的災害,大概我們的氣象局這間小廟也養不起這麼大的菩薩。那種『末日專家』當然不在此列,每一次都說會天崩地裂,說不定就給他碰到一次,那不算是真本事。

Monday, August 10, 2009

Is It a Surprise?

Surprise! Analysts Can't Predict The Future from Business Insider

呃,這個有很令人意外嗎?我每年上時間序列的時候都跟學生談這件事情。補充一點,這個標題其實並不完全,因為文章裡面打得不只是 analysts,連經濟學家都一起打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