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18, 2012

Tax Is Not for Justice

對於賦稅的設計,經濟學家不從公平的角度出發,而是看它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公平並不是一個經濟學能夠完美處理的概念,甚至不見得是經濟學應該處理的概念。在現實世界裡這個觀念很容易陷入各說各話的局面,最後往往由投票來決定。對於各種不同的聲音,經濟學能做到的是告訴大家改變課稅負擔會對於總體就業、經濟成長、薪資,以及所得分配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最近全世界有很多主張對有錢人增稅的聲音。法國要對所得超過一百萬歐元以上的部份課以 75% 的邊際稅率,以實現現任總統 Hollande 在競選時的承諾。美國總統大選也是在 Obama 主張對富人提高稅率,而 Romney 主張全面調降稅率但是減少稅制漏洞的不同政見爭執中由 Obama 勝出。在台灣每當有什麼事情發生,政府錢不夠用,也會有人談資本利得稅(證所稅算是一種資本利得稅),認為錢可以從這裡來。包括軍公教退休人員的年終慰問金、大學學費不要調漲、勞健保破產、軍公教退休制度破產等等,談到最後都有人說短缺資金可以從資本利得稅來支應。

在現在這個時間點,我其實並不反對讓有錢人多繳一點稅,不過理由不是公平正義,而是現在只有他們還出的起,中產階級沒有辦法了。到底什麼才是公平,我在課堂上也問學生這個問題。每個人都繳一樣多的稅是不是公平?這可以是一種定義,不過明顯的不可行。要不是收的太少政府不夠用,再不然就是每年報稅季節會有很高比例的公民因為繳不出稅給政府而宣告破產。這種稅法在民主國家根本沒有通過的可能,只有獨裁國家才有可能出現。每個人交所得某一個比例作為稅金是不是公平?這也可以是一種公平的定義。事實上,有許多經濟學家主張不要把收入分成那麼多不同的類別,而以簡單的單一稅率來課稅。在實務上的問題在於如何在收入發生時明確定義並記錄,所以這一類的主張很容易轉成對於消費課稅。在稍早這裡一篇文章裡面也談到了類似的觀念。

不過在現實世界裡面,我們所看到的大多是公司和個人所得分開來課稅,而邊際稅率採取累進制。消費部份也課稅,稅率依據不同地區、不同產品而有所不同。與其說這是最有效率的方式,不如說是歷史造成這樣的結果,而要把這套制度從根拔掉工程太大,所以即使多數經濟學家會贊成的做法,也不太容易實行。

當經濟學家對於現在某些稅制贊成或是反對的時候,請先看看我們的理由。當然有些理由和推理的過程甚至未必為所有的經濟學家一致同意,更不要提缺乏這個學門訓練的人可能看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唬爛的,這就只有等時間來說明了。

Sunday, November 11, 2012

A Big Blow to VC in Taiwan

聯合報 11/11/2012, "證所稅效應 未上市引爆賣股潮"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難得引台灣的新聞報導,不過這則新聞所談到的事情對於台灣影響會很深遠。

以目前的證所稅的設計,未上市公司股票若無法證明成本,將以售價 20% 作為獲利扣稅。 如果獲利沒有那麼多而且可以舉證購入成本,那就核實課稅。根據報導,稅率是以 15% 計算,看起來應該是一個 flat rate。

如果政府沒有稽核投資人購入成本的能力,那麼這個稅率最高就是售價的 3% (賣出價格的 20%,課以 15% 的稅) 。換句話說,投資人的投資報酬率可能一下子下降 3% 以上 (買入成本不會是 0 的,所以報酬率下降的幅度很有可能超過 3%) 。

在今年年初台灣總統選舉之前,為了宇昌案我曾經翻出來一些跟創投 (venture capital, VC) 有關的數據。在美國創投歷史上的濫觴是 ARD 這家公司,在它存在的 25 年歷史裡面平均報酬率是 15.8%,而這個數字已經比產業平均值要高一些了。他們的報酬率得助於投資 DEC 這家公司,把 1957 年的 $70,000 投資變成了 1968 年時的 $355 million 收益。扣掉 DEC,ARD 的平均獲利率事實上只有很普通的每年 7.4%。創投這個產業對於經濟體的創新是很重要的,新古典學派 (neoclassical school) 的一些總體模型中甚至認為創新是經濟持續成長的主要動力。以創投所承擔的風險和報酬率來看其實已經不是一筆好投資,是 DEC 這類的故事讓一些多少有點賭徒心態的投資人願意在這個領域搏一把。我並不是在貶抑這些創投資本家,他們承擔風險的意願是很讓人佩服的,沒有他們,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公司甚至產業是不會出現的。

我們平常聽到跟創投有關的故事都是成功的故事,所以往往是那種獲利千倍、萬倍起跳的真實神話。但是在這些成功的案例背後,還有很多根本沒有辦法做公開發行就倒閉,甚至連想賣出自己的創意都沒有人要收購的公司。這是整個創投產業平均報酬率以其承擔風險來看甚至偏低的主要原因。

現在對於未上市股票這樣的課稅,將預期報酬率再往下殺會有什麼情況?這個在台灣已經表現不如理想的產業會再度萎縮,剩下來的將只是「有關係」的投資人投資「有關係」的公司。年輕人想創業?很抱歉,先投胎投到有錢的家庭或是有力的政客家比較快。沒有辦法的話,娶或嫁個有錢有勢人家的小孩也是可行的選項。

台灣需要更多的工作機會,特別是好的工作機會。很遺憾,我們的政策並不是往這個方向走。

Tuesday, November 6, 2012

2012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Day

不負責任預測:Barack Obama 連任成功,popular votes 贏兩個百分點,選舉人票 300: 238,另外 Obama 順利拿下 Ohio。

這個數字比下午上課的時候多給了 Obama 幾票。上完課後看了看報紙我又改了主意,這次下好離手不再更改了。

這次比較令我意外的是  The Economist 選擇站在 Barack Obama 這邊。我本來以為他們會以經濟政策為重心而支持 Mitt Romney,我自己是這樣想的。不過他們認為 Obama 雖然不理想,但是 Mitt Romney 也不適合,所以選擇現任總統。

The Economist, 11/3/2012, "Our American endorsement, Which one?"

這篇文章的小標說 "America could do better than Barack Obama; sadly, Mitt Romney does not fit the bill"。看起來他只有指望他的兒子將來繼承父祖之志來參選了。Mitt Romney 的父親 George W. Romney 在 1968 年爭取共和黨提名的時候本來還蠻被看好的,不過最後競選表現不佳,輸給了捲土重來的 Richard Nixon。Nixon 最後贏得了大選。Mitt Romney 的競選陣營從相當早就是陣容最整齊的,政見也比其他人完整,但是共和黨提名過程中仍然看著其他人紛紛暫時領先。感覺上最後好像是所有人都出局之後,大家發現只剩下 Romney 才讓他出線。

由於我預測的差距不小,所以應該台北時間明天上午結果就會揭曉,而不至於上演 2000 Part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