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York Times, 7/9/2010, "The Trilemma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by N. Gregory Mankiw
這一篇早就該拿出來了,不過反正現在是暑假,晚就晚一點也無所謂。
這篇是 Mankiw 寫的 Times 專欄文章,他還煞有介事的說明 trilemma 真的是個英文字。關於這個觀念,我比較熟悉的其實是 impossible trinity 這個詞。簡單的說,任何一個主權國家無法同時維持自由的資金流動、固定的匯率,以及獨立的貨幣政策這三件事情。
大部分的國家都希望讓匯率盡量平穩,不要有太大的波動,以免為廠商帶來太高的避險成本,這樣不僅是國內廠商成本增加,對於吸引外資也不利。所以雖然目前大部分的國家都採取浮動匯率,但是或多或少也都會加以干預。
兩個月前台灣央行出人意料的在利率上出招,其實並沒有那麼意外。央行雖然偶爾會請不聽話的外資『喝咖啡』,畢竟無法真正管制資本流動。如果希望穩住匯率,那麼貨幣政策就未必能夠完全操之在己,而會受到國際市場牽動。那一陣子大概是受到人民幣升值的機率上升影響,國際熱錢流動進台灣的數目較多,使得央行被迫必須稍微提升利率以縮緊銀根。那時候央行說這部份政策變化跟房市無關,兩個月過去回頭來看,大概還真的關係不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