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23, 2009

So I Got a Dell

不知道最後會有多少人用 Dell 的兩萬元折價券,雖然網路上看起來聲音一面倒,不過我總不會是唯一的一個吧?

Dell 這次在 B2C 這一端弄的灰頭土臉,恐怕在台灣要好幾年才能抬起頭來。不過他們在台灣的主力應該還是在 B2B 這一頭,所以傷害大概還算可以承受。對於他們的美國總部來講,怎麼樣提升逐漸下滑的市佔才是重點,台灣的 B2C 市場優先順序應該還在後面。自從華碩開發出 Eee PC 來之後,整個筆記型市場秩序完全被破壞了。他們不但開發出一個前所未有的市場(還記得 Acer 當初是怎麼回應剛面世的 Eee PC 嗎?),也讓原有的市場萎縮了。最早大家認為 Eee PC 只是『第二台』筆記型電腦,無法取代原有的產品,成為消費者唯一的一台筆記型電腦。但是幾年下來,發現事情並非如此。問題在於 Eee PC 的銷售雖熱,但是由於單價較低、利潤較薄,先進入市場的廠商雖有賺頭,但是對於整體市場來講並不利。一般廠商的抉擇有二:跟著搶進市場,然後看著 profit margin 再進一步下降,拉低自己以及同業的獲利率;或者不淌這趟混水,維持每台電腦的獲利率,但是市佔逐漸萎縮,除非裁員並縮減公司規模,ROA 甚或 EPS 一樣會下降。

現在真的還在堅持不做 Netbook 的大廠只剩下 Apple,不過走第一條路還算成功的大概只有 Acer,他們雖然沒有像 Asus 一樣開疆闢土,隻手打出這個新市場,不過他們也跟的還算是快,承擔的風險低,先進入市場的好處仍然享受到了不少。
【更正︰稍早我錯誤認定 Dell 尚未介入 Netbook 市場。雖然不如 Acer 和 Asus 價廉,但是他們也的確走進這個市場了。】

回到 Dell 這次的事件來。我前天拿到我的新電腦,這台 E4300 除了那個 track point 沒有 Thinkpad 的好用以外,鍵盤倒是出乎意料的好。當然再好還是不能跟 Thinkpad 來比,不過我那台 X60 熱的根本就不太適合使用,手感再好也沒用。我本來在找的就是一台商務型的筆記型電腦,重點是運算速度、重量、熱度和電池時間,這台的表現都非常出色。加上三年的 CompleteCover 之後花四萬六來買 (4G Ram, 250GB HD 7200rpm) 這台電腦,我自己認為是個合理的價錢,事實上是個比合理更好一點的價錢。

當然在網拍上可能會有更好的價錢,不過直接跟 Dell 訂不用擔心賣家的信用問題,也不用擔心被別人先標走,可以好整以暇的看各種配備選擇做最後決定,這些都是服務。服務是要花錢來買的,不是免費的午餐。至於服務的價格高低,這是主觀的看法,一般來說,越忙、收入越高的人,越願意為服務花錢。台灣目前在網路上討論的主力還是學生以及進社會時間比較短的年輕人,有不少中高階主管甚至連打字都打不好,遑論發表自己意見,更別提這些人大概也沒時間發表自己意見。網路上看法一面倒是可以理解甚至可以預期的。

其實像我這樣子使用折價券和打算跟 Dell 打官司都是理性選擇,只是主觀偏好不同以及可能客觀上對於接下來的法律行動之結果的機率判斷不同。有些人當初下單是為了套利,自己沒有對這台電腦的需求,或者需求是被過度便宜的電腦創造出來的。這些人裡面一部份選擇當作沒這回事情,因為即使花四萬塊買這台電腦也由於跟網購價錢相近,所以套利空間極低賺不到什麼錢。有些人願意再付出一些額外的成本去跟 Dell 打官司,如果能打贏的話,當然會有更高的『獲利』以及出一口氣的滿足感。這些人要分析的是從打官司之前的時間點來看,打官司打贏的機率和『獲利』,以及打輸的機率及成本。只要覺得預期報酬是正的,就可以一搏 (這種簡單例子我們就不談 risk averse 或 risk neutral 這些假設了)。

對像我這種人來說呢,我本來就想要買一台筆記型電腦。我自己的判斷是要打官司不太可能打贏,最多只有期望 Dell 用更好一點的條件來和解。由於機率仍低,所以我把這個選項直接排除在外。上個星期我的考慮是買這台電腦或是多花個一萬元買 Macbook Pro 13"。由於現在我用 PC 軟體仍多,有不少東西 Mac 的支援不佳甚至沒有支援 (Mac 版本的 Matlab 爛到爆,而且已經很久沒有 SAS 可用),必須透過 Bootcamp 或是 VMware Fusion 這一類軟體來支援。當我讀到一些評論說目前 Macbook Pro 在使用 Windows 情況下容易把熱度拉的太高的時候,我就開始改變主意。跟 Macbook Pro 13" 教育價相比,少花一萬元買這台,我自己的評估是划算的。

對於一個長期的 Thinkpad 用戶來講 (我從 A21, X31, 用到 X60),Dell 的鍵盤配置有些不太習慣,觸感稍差但是還算不錯,事實上比 Macbook Pro 可能還好一些。之前那兩台 Thinkpad X 系列的一些顯示燈是在螢幕上,所以有足夠的空間來放功能鍵,這是 Dell Latitude E4300 這台比不上的。Dell 的功能鍵稍微小了一點,不過由於使用機會還算少,所以問題不算太大。

雖然我最後的態度是跟 Dell 妥協並且很高興的用他的們折價券買他們的產品,對於決定繼續跟 Dell 打官司下去的人,我也不會給他們任何負面評價。消費者本來就可以透過法律途徑來要求廠商,沒有利害關係的人實在不必用任何道德理由來評論。只要這些人出於『自利』的理由,就可以作為打官司的充分條件了。畢竟資本主義社會的基礎就在於人的自利心態,從而達成社會的進步與穩定。不過若是有人打官司是想要『出一口氣』,並不覺得自己會打贏,那就大可不必了。Dell 這種大公司養律師不是養好玩的,他們不會覺得麻煩的。台灣消費者集體訴訟的經驗有限,跟美國比起來還差很多。如果這次有足夠的人出來打官司,建立起一個案例,不管結果如何,將來再有需要打官司的機會,也會比較容易成案。台灣在網路購物方面立法不夠完備,雖然我們不是英美法系國家,不能靠一個案例的結果來作為未來判案的準繩,有這麼個事件的經驗也足以讓大家看清楚法律在哪些面向不夠完備,不管是將來立法、修法或是司法判決,這個案子也都會有貢獻的。

3 comments:

Poya said...

不曉得為何後來放棄Thinkpad呢?因為Lenavo的緣故,Thinkpad愈作愈差了嗎?

CCLu said...

X60 過熱讓我不爽是一個問題,還有電池太早報廢也是一個。

我可以接受電池的壽命有限,但是 Lenovo 的軟體顯然有問題,在我的電池沒有死掉以前,有好幾次前一分鐘說還有兩小時的電,然後下一分鐘就直接進入休眠狀態。

更別提跟許多人一樣,用他們家的電池管理軟體整理之後電池直接給我死掉。Lenovo 的硬體設計還是很好,但是軟體支援好像越來越差。

Amature Pro said...

說到這個,麥當勞這種case台灣人就完全顯現出不自利的行為了,大家肚量都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