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17, 2015

ETF Could Do Bad Things

New York Times, 11/4/2015, "The Man Who Hates E.T.F.s" By LANDON THOMAS Jr.

在念博士班修財務理論一的時候,上到 Robert Merton 的 1987 年 JF 文章 "A Simple Model of Capital Market Equilibrium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時,裡面有一個重要結論是讓別人認識自己的公司可以提升公司的價值。不過 ETF 剛好可以對 Merton 這個模型提出反論,當我們沒時間甚或沒能力了解個別公司的話,買 ETF 就好了。

從傳統的 CAPM 模型來看,我們需要知道什麼是市場資產組合,什麼是無風險資產,什麼又是個別股票跟市場之間的 variance-covariance matrix,才能夠應用資產組合理論。如果購買 ETF 的話,無異是拿到了一張懶人執照,這些問題都不需要思考了。但是如果大家都去做懶人,那誰去搞清楚市場?價格要如何決定?

紐約時報這篇文章是從 Peter S. Kraus 這個 AllianceBernstein Holding LP 的 CEO 談起,這家公司提供研究跟投資管理等服務,也經營共同基金。換句話說,如果大家都只買 ETF,他大概就要轉行來做 smart beta 或是回家養老了。

沒有人會在乎 Peter Kraus 會不會因為競爭不過 ETF 而失業,不過基金會不會因為 ETF 而失色大家多少還是會注意。以我的立場來說,如果我們的學生因此少了一種工作機會,還是潛在高薪的工作機會,對我們系的排名大概不太好吧?

最重要的是 Stanley Fischer 對 ETF 也有微詞。雖然他當以色列央行總裁時沒有拿到幾個 Global Finance 這本雜誌給的 A 級評價,不過當他說話時,大家都應該要認真聽聽看。他的看法大約是
What happens if a wave of selling hits these funds, and investors can’t get their money back?
這句話我看到特別有感,因為最近幫忙一個計畫時採訪了一些台灣金融界人士,對於台灣許多規模較小的公司因市值太小或成交量太低無法得到外資青睞這件事,我們提出的建議是可以透過組成 ETF 的方式來擴大規模。當然這還要看 ETF 的品質,否則外資也不見得會買單。不過現在想想,我對這樣的 ETF 以及內容股的流動性沒有什麼把握,是有可能陷入帳面上有套利機會但是實務上無法操作,以至於 ETF 有很大的 tracking error,並且在市場表現很糟時有變現不易的問題。

1 comment:

Plumber said...

> ….如果大家都只買 ETF,他大概就要轉行來做 smart beta 或是回家養老了。
倒是有不同想法:如果真的「大家」都只買ETF,假設只剩一個人積極操作,他應該可獲得暴利吧!所以應該也不用擔心大家都當懶人,沒人研究市場吧。指數基金會興起,應該就是因為積極操作的人夠多使市場夠有效率,而操作之報酬趨近成本,所以乾脆當懶人。但若積極操作的人真的很少了,操作報酬應該會增加,又會吸引人投入,最後從業人數和報酬還是會有個平衡,我猜當年芝加哥派的教授會這樣講吧。

當然愈多人買ETF,AB這些公司的生意就會少。

另一個問題,ETF在台灣證交所翻譯為「指數股票型基金」,是否有誤?查維基,大陸:交易所交易基金;香港:交易所買賣基金,應該才是ETF之義。而「指數基金」應該是index fund。雖然ETF和index fund實務上好像重疊很多,但應該不會完全相等吧。ETF的重點在方式,定義是它可公開交易,而index fund的重點是內容標的,複製某公開指數。最早的指數基金像Vanguard那些,應該還不是ETF。我懷疑證交所的翻譯,板主可否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