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 Greg Mankiw 的 blog 上看到這篇文章:
Slate, 9/21/2012, "Why Mitt Romney's Effective Tax Rate Is So Low And Why It Probably Should Be", By Matthew Yglesias
這篇文章開宗明義談到今年美國總統大選裡面一個從共和黨初選一直持續到現在的 Mitt Romney 的所得稅實質稅率過低的問題。沒多久前 Romney 公佈了他去年的繳稅資料,他的 $13.7 M 收入一共付出 $1.9 M 的稅,平均稅率是 14.1%。跟他公佈的前面幾年一樣,以他的收入來講這個實質稅率遠低於薪資收入的稅率,因為他有很高比例的收入是以投資所得的形式記入而不是薪資。
在目前這個 1% vs. 99% 的政治氛圍下,Romney 被批評是可想而知的。大家談到投資收入,想到的會是拿錢滾錢的有錢人,他們繳的稅居然實質稅率還比辛苦工作的受薪階級低簡直是不可原諒的。
真的是這樣嗎?
有錢投資的人在所得上當然不會是勉強可以收支兩平甚至要靠政府救濟才能過日子的人,不過賦稅並不是「有錢人多出錢」這麼簡單的事情。稅收是政府運作所必需的,不管多麼相信自由市場運作,還是有些功能必須由政府來提供(決定一個經濟學家有多麼 "liberal" 的關鍵常常在於哪些是非靠政府不可的)。不過稅收也會造成其他負面的誘因,針對薪資課稅會降低工作的意願,針對投資課稅會降低投資的意願。在上面引文裡提到的問題是 double taxation。我們的投資最開始來自薪資所得沒有花完的部份,而這些錢已經課過一次稅了,後面再課稅是不是「合理」?並不是只有 1% 才會投資,超過半數以上的人會。投資會創造工作機會,而在現在這個全球化的世界裡,減少薪資課稅以增加消費所創造的工作機會反而並沒有那麼多(或者說消費所創造的工作機會其實有不少在中國)。以現有的課稅結構來說,我可以理解投資所得課稅的必要性,不過這並不是理想狀況。Cochrane 稍早一篇文章提出大部分經濟學家會同意的六個經濟政策,其中跟這邊談到的對象相關的有兩項:
3. 取消所有的公司稅。
4. 取消所得稅及薪資稅 (payroll tax),以消費稅取代。
這樣的做法就是盡量避免給予民眾負面的工作或投資誘因,而把稅收放在避免不掉的地方。有能力多消費的人就多出點稅,這樣也算是合理的。
關於降低公司稅或者投資稅的課徵,還有另外一個意義是在於鼓勵承擔風險。創新就是所有商業活動裡面風險較高的一項,而且一個經濟體系沒有創新就不太可能有快速的成長。在台灣這點常常被忽略,一方面是「風險」這種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不太容易體會他的價值。另外一方面則是台灣有太多經濟活動屬於裙帶資本主義下的運作,獲得高報酬的人靠的不是因為承擔高風險,靠的是政府。在後者的情況下,民眾不願意接受這些人可以享受低稅率是可以完全理解的。
Romney 和 Obama 之間的民調差距一直維持穩定距離,而且辯論應該也不是 Romney 的強項。雖然大家的預期是在接下來一個多月失業率不會有明顯好轉,不過一直到現在經濟問題並沒有成為 Obama 的痛腳,看起來 Obama 連任的機率極高。接下來就看兩黨間對於造成 fiscal cliff 的相關法案和聯邦預算赤字之間能否達成協議。由於 Obama 這四年花錢花的實在太兇,共和黨是否會對新當選總統讓步我實在沒把握。如果兩黨真的手牽手掉下懸崖,那些原先 Bush 政府開始的減稅方案的停止,將會對美國以及全世界的經濟造成負面的影響。
Thoughts, ideas and ramblings on various finance or economics issues. (In either English or Traditional Chinese.)
Thursday, September 27, 2012
Tuesday, September 18, 2012
The Truth Should Never Be Told by Any Presidential Candidate
New York Times, 9/17/2012, "Romney Talks Bluntly of Those Dependent on Government" By MICHAEL D. SHEAR
Mitt Romney described almost half of Americans as “dependent upon government” during a private reception with donors this year and said those voters were likely to support President Obama because they believe they are “entitled to health care, to food, to housing, to you-name-it.”
Ouch!
請搭配下面這篇服用:
WSJ, 8/31/2012, "Are Entitlements Corrupting Us? Yes, American Character Is at Stake" By NICHOLAS EBERSTADT
裡面有張圖顯示現在拿某種形式政府補助的人數已經到達全部的一半左右。
Romney 說的很接近事實,不過在選舉的時候有些話是不能說的。這是個手機就可以照相錄影的年代,什麼東西都可以被放上網路,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傳到全世界。
Mitt Romney described almost half of Americans as “dependent upon government” during a private reception with donors this year and said those voters were likely to support President Obama because they believe they are “entitled to health care, to food, to housing, to you-name-it.”
Ouch!
請搭配下面這篇服用:
WSJ, 8/31/2012, "Are Entitlements Corrupting Us? Yes, American Character Is at Stake" By NICHOLAS EBERSTADT
裡面有張圖顯示現在拿某種形式政府補助的人數已經到達全部的一半左右。
Romney 說的很接近事實,不過在選舉的時候有些話是不能說的。這是個手機就可以照相錄影的年代,什麼東西都可以被放上網路,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傳到全世界。
Friday, September 14, 2012
The Verdict is Out. There is QE3!
WSJ, 9/13/2012, "Fed to Buy More Bonds in Bid to Spur Economy" By KRISTINA PETERSON, JON HILSENRATH and MICHAEL S. DERBY
當碰到這種押錯寶的時候,就不禁慶幸自己只是在學校教書,不是在金融業工作。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Richmond President Jeffrey Lacker 對 QE3 以及 Fed 宣示要在 2015 年年中以前都將短期利率壓在零左右(早先是說到 2014 年底)這兩個議題都投反對票,不過他是唯一的反對者。我沒有花功夫去研究 Fed 所有 Governors 的鷹派和鴿派屬性,因此這個 11-1 的票數是否應該讓人驚訝,等明天看看分析再說。
股市對此政策會有反應,Dow Jones 幾乎是反應這個訊息的發佈而當下立漲了 1.3% 左右,明天全球其他地區的股市應該也是上漲的機率為高。昨天一篇 WSJ 的文章 (Economists Are Uncertain More Fed Moves Will Work) 對 51 位業界和學界的經濟學家的調查(WSJ 沒有揭露名單),其中在對於是否及什麼時候 Fed 會宣佈實施 QE3 這個問題,有作答的 43 個人裡面 34 個說九月(也就是這兩天),說今年不會實行的只有 5 個人。但是問到 Fed 應不應該施行 QE3 的時候,作答的 45 個人中說應該的是 17 個,說不的有 28 個。
作為經濟學家,對於政治判斷錯誤我可以聳聳肩一笑置之,有很多朋友沒有我這麼幸運就是了。不過我還是堅持我的經濟判斷,接下來我們可以看美國經濟的實際表現。
QE3 理論上會讓美金貶值,不過台幣對美金最近強了一陣子,我猜多半是對 QE3 的預期造成的。台灣最近出口表現不好,整體經濟情況也差,照理講沒有太多貨幣走強的道理。如果是因為對未來的預期,那大概就是這件事情。由於 QE3 幅度沒有早先的 QE 來的大,所以效果應該也比較有限。由於先前已經反應了一部份,所以我猜台幣明天應該強勢有限,而且再強下去央行大概也會出來重手干預了。別忘了,最近出口很慘。
股市應該會有一小段 "sugar rush",不要把它當作是景氣向上反轉的指標了,沒有那麼快。
當碰到這種押錯寶的時候,就不禁慶幸自己只是在學校教書,不是在金融業工作。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Richmond President Jeffrey Lacker 對 QE3 以及 Fed 宣示要在 2015 年年中以前都將短期利率壓在零左右(早先是說到 2014 年底)這兩個議題都投反對票,不過他是唯一的反對者。我沒有花功夫去研究 Fed 所有 Governors 的鷹派和鴿派屬性,因此這個 11-1 的票數是否應該讓人驚訝,等明天看看分析再說。
股市對此政策會有反應,Dow Jones 幾乎是反應這個訊息的發佈而當下立漲了 1.3% 左右,明天全球其他地區的股市應該也是上漲的機率為高。昨天一篇 WSJ 的文章 (Economists Are Uncertain More Fed Moves Will Work) 對 51 位業界和學界的經濟學家的調查(WSJ 沒有揭露名單),其中在對於是否及什麼時候 Fed 會宣佈實施 QE3 這個問題,有作答的 43 個人裡面 34 個說九月(也就是這兩天),說今年不會實行的只有 5 個人。但是問到 Fed 應不應該施行 QE3 的時候,作答的 45 個人中說應該的是 17 個,說不的有 28 個。
作為經濟學家,對於政治判斷錯誤我可以聳聳肩一笑置之,有很多朋友沒有我這麼幸運就是了。不過我還是堅持我的經濟判斷,接下來我們可以看美國經濟的實際表現。
QE3 理論上會讓美金貶值,不過台幣對美金最近強了一陣子,我猜多半是對 QE3 的預期造成的。台灣最近出口表現不好,整體經濟情況也差,照理講沒有太多貨幣走強的道理。如果是因為對未來的預期,那大概就是這件事情。由於 QE3 幅度沒有早先的 QE 來的大,所以效果應該也比較有限。由於先前已經反應了一部份,所以我猜台幣明天應該強勢有限,而且再強下去央行大概也會出來重手干預了。別忘了,最近出口很慘。
股市應該會有一小段 "sugar rush",不要把它當作是景氣向上反轉的指標了,沒有那麼快。
Wednesday, September 12, 2012
QE3 or Not?
The Economist 9/8/2012, "The mystery of Jackson Hole"
今明兩天 (9/12-13) Fed 的 policy committee 開會,所以這兩天 QE3 的討論也會到達高峰。由於 Ben Bernanke 上個星期在 Jackson Hole 的談話裡表示第三輪的量化寬鬆在這次討論是放在桌面上的議題,因此給了市場無窮的想像。
量化寬鬆到底有沒有用,其實是個很容易各說各話的問題。Bernanke 表示根據 Fed 研究,先前的 QE 成功的降低了債券的殖利率,並且對 GDP 成長有多至 3% 的貢獻。大家倒不用懷疑 Fed 研究是不是只會說自己政策的好話。他們內部連 Board of Governors 彼此之間意見都不見得一樣,Bernanke 必需要說服其他人,拿到多數決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他們內部其實也有認為 QE 沒有什麼用的研究報告,只是 Bernanke 當然在這個當下是選擇性的提他想提的東西而已。
接下來該不該有 QE3 和會不會有 QE3 是兩個不一樣的問題。我其實並不買這個 3% 成長的故事,因為我不認為目前的狀況可以靠貨幣政策解決,甚至財政政策都有限。在金融風暴席捲全球之後,美國金融業已經裁掉不少工作。有些是因為他們希望降低風險而裁掉的,有些是因為景氣不佳而業務縮減,在久候不見好轉之後,終於也採取裁員以節省支出。這些工作在風暴之前有許多其實薪水給的很好,就憑著他們也支撐了不少薪水較低的服務業工作。
雖然美國本土發生的最大風暴已經算是過去了,不過歐洲那邊還沒完,而且美國這邊也只是暫時不用擔心船會沈,要回復 2007 年以前的舊狀還差的遠。
更重要的是我們可能回不去 2007 年以前的舊狀了,當然是扣掉所謂『泡沫』的舊狀。接下來在 Dodd-Frank act (根據這一期 The Economist 裡面另外一篇文章,這法案已經從 2010 年的 848 頁版本膨脹到將來可能會超過 30,000 頁) 以及 Volcker Rule 之下,幾乎保證美國的金融業會在管制方的緊箍咒下與官方鬥法好一段時間。這次不同於 1990 年代末,美國金融機構的歐洲、亞洲同行也都自顧不暇,沒辦法拿個國際競爭的大旗來要求官方讓步。
換句話說,我個人的看法是目前失業率高居不下有相當程度是結構性的。除了大家不願意冒風險以外,金融業跟過去大不相同,這會是貨幣政策不易看到效果的主要原因。我們早先已經看到貨幣乘數小於一的實證證據,目前這個數字還是小於1。
如果問題來自金融業以及經濟體承擔風險的意願,在目前的情況下甚至連財政政策也不太容易產生效果。先不提有很多人不相信政府的財政政策乘數小於1,就算美國政府想花錢,錢在哪裡?
另外一個我不認為目前適合 QE3 的原因是石油的價格一直還沒有明顯的降下來,這是好事也是壞事。石油價格高當然是壞事,不過這多少顯示需求還沒有下降到像 2008 年那麼誇張,雖然國際貿易迅速下降以及許多國家經濟成長停滯甚至衰退,我們還沒有到 2008 年那種狀況。今年夏天美國多處地方遭受旱災,有許多 county 被宣告成為災區。小麥、玉米、大豆的期貨價格比起去年同期已有可觀漲幅,S&P GSCI 指數顯示,小麥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 27.57%,玉米 33.97%,大豆 50.89% (9/10/2012)。通膨其實只在轉角處,現在已經不是 2008 年那種需要擔心通貨緊縮,寬鬆貨幣政策怎麼用都不怕的時候了。
我的意見當然只是我個人的意見,我們也都知道 Ben Bernanke 可能就持不同看法。接下來我們看會不會有 QE3 這個問題。
會不會已經不只是經濟問題,而是經濟和政治融合在一起的問題了。共和黨目前強烈反對 QE3,大家也都知道如果 Mitt Romney 當選的話 Ben Bernanke 不會再有下一任 Federal Reserve Chair 可做了。我不認為在美國的制度下,Obama 可以用任何壓力逼迫 Bernanke 去做他不想做的事情,但是如果 Bernanke 自己想做呢?
如果現在的情況是 Obama 民調落後,而 Bernanke 真的相信 QE 有用的話,我其實相信他有可能會動用 QE3 來『拯救』美國經濟。QE 到底有沒有用是個即使在事後也不容易檢驗的東西,因為沒有 QE 的 benchmark 不容易建立,必須透過假設。只要更改假設,就算是同樣的研究方法也會得到不同的結論。
不過根據 Nate Silver 的估計,Obama 的領先一直很穩定,在共和黨和民主黨大會開完之後,雙方差距甚至有拉開的跡象。Ben Bernanke 就算相信 QE 有用,他也應該知道任何政策要在兩個月之內發生顯著的效果是不容易的,而 Fed 把這張牌打出去之後就沒牌可打了。Fed 總不能把市面上所有跟房貸有關的債券全部吃下來,讓資金去其他地方,買多少總是有個限度的。Operation Twist 也不能無限制的做下去,美國政府的 Treasury 也不是無限制發行的。與其把最後這張牌打出來,還不如像現在這樣三不五十提醒一下大家自己還有一管大砲在手上,真的打出去以後大家就都知道 Fed 沒有武器了。
目前 Obama 的民調還算是在 convention bounce 期間內(兩黨代表大會開完後對該黨候選人的支持度都會較前大幅攀升),如果他在一個星期後還能維持目前的領先程度或者不要讓 Romney 追上太多,勝選幾乎就只是時間的問題了。我的判斷是 QE3 像是足球裡所謂的 Hail Mary,不得已之下孤注一擲才會使用的。Ben Bernanke 目前應該還沒有到這樣的地步,而且他自己也清楚另一派的想法,如果他執行了 QE3 卻出現最糟的結果,他會成為歷史上的罪人,2008-09 他一切的努力和成就都會被忽視。我相信他在沒有 Board of Governors 壓倒性多數的支持下,應該是不至於推出 QE3。
最起碼我希望如此。
今明兩天 (9/12-13) Fed 的 policy committee 開會,所以這兩天 QE3 的討論也會到達高峰。由於 Ben Bernanke 上個星期在 Jackson Hole 的談話裡表示第三輪的量化寬鬆在這次討論是放在桌面上的議題,因此給了市場無窮的想像。
量化寬鬆到底有沒有用,其實是個很容易各說各話的問題。Bernanke 表示根據 Fed 研究,先前的 QE 成功的降低了債券的殖利率,並且對 GDP 成長有多至 3% 的貢獻。大家倒不用懷疑 Fed 研究是不是只會說自己政策的好話。他們內部連 Board of Governors 彼此之間意見都不見得一樣,Bernanke 必需要說服其他人,拿到多數決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他們內部其實也有認為 QE 沒有什麼用的研究報告,只是 Bernanke 當然在這個當下是選擇性的提他想提的東西而已。
接下來該不該有 QE3 和會不會有 QE3 是兩個不一樣的問題。我其實並不買這個 3% 成長的故事,因為我不認為目前的狀況可以靠貨幣政策解決,甚至財政政策都有限。在金融風暴席捲全球之後,美國金融業已經裁掉不少工作。有些是因為他們希望降低風險而裁掉的,有些是因為景氣不佳而業務縮減,在久候不見好轉之後,終於也採取裁員以節省支出。這些工作在風暴之前有許多其實薪水給的很好,就憑著他們也支撐了不少薪水較低的服務業工作。
雖然美國本土發生的最大風暴已經算是過去了,不過歐洲那邊還沒完,而且美國這邊也只是暫時不用擔心船會沈,要回復 2007 年以前的舊狀還差的遠。
更重要的是我們可能回不去 2007 年以前的舊狀了,當然是扣掉所謂『泡沫』的舊狀。接下來在 Dodd-Frank act (根據這一期 The Economist 裡面另外一篇文章,這法案已經從 2010 年的 848 頁版本膨脹到將來可能會超過 30,000 頁) 以及 Volcker Rule 之下,幾乎保證美國的金融業會在管制方的緊箍咒下與官方鬥法好一段時間。這次不同於 1990 年代末,美國金融機構的歐洲、亞洲同行也都自顧不暇,沒辦法拿個國際競爭的大旗來要求官方讓步。
換句話說,我個人的看法是目前失業率高居不下有相當程度是結構性的。除了大家不願意冒風險以外,金融業跟過去大不相同,這會是貨幣政策不易看到效果的主要原因。我們早先已經看到貨幣乘數小於一的實證證據,目前這個數字還是小於1。
如果問題來自金融業以及經濟體承擔風險的意願,在目前的情況下甚至連財政政策也不太容易產生效果。先不提有很多人不相信政府的財政政策乘數小於1,就算美國政府想花錢,錢在哪裡?
另外一個我不認為目前適合 QE3 的原因是石油的價格一直還沒有明顯的降下來,這是好事也是壞事。石油價格高當然是壞事,不過這多少顯示需求還沒有下降到像 2008 年那麼誇張,雖然國際貿易迅速下降以及許多國家經濟成長停滯甚至衰退,我們還沒有到 2008 年那種狀況。今年夏天美國多處地方遭受旱災,有許多 county 被宣告成為災區。小麥、玉米、大豆的期貨價格比起去年同期已有可觀漲幅,S&P GSCI 指數顯示,小麥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 27.57%,玉米 33.97%,大豆 50.89% (9/10/2012)。通膨其實只在轉角處,現在已經不是 2008 年那種需要擔心通貨緊縮,寬鬆貨幣政策怎麼用都不怕的時候了。
我的意見當然只是我個人的意見,我們也都知道 Ben Bernanke 可能就持不同看法。接下來我們看會不會有 QE3 這個問題。
會不會已經不只是經濟問題,而是經濟和政治融合在一起的問題了。共和黨目前強烈反對 QE3,大家也都知道如果 Mitt Romney 當選的話 Ben Bernanke 不會再有下一任 Federal Reserve Chair 可做了。我不認為在美國的制度下,Obama 可以用任何壓力逼迫 Bernanke 去做他不想做的事情,但是如果 Bernanke 自己想做呢?
如果現在的情況是 Obama 民調落後,而 Bernanke 真的相信 QE 有用的話,我其實相信他有可能會動用 QE3 來『拯救』美國經濟。QE 到底有沒有用是個即使在事後也不容易檢驗的東西,因為沒有 QE 的 benchmark 不容易建立,必須透過假設。只要更改假設,就算是同樣的研究方法也會得到不同的結論。
不過根據 Nate Silver 的估計,Obama 的領先一直很穩定,在共和黨和民主黨大會開完之後,雙方差距甚至有拉開的跡象。Ben Bernanke 就算相信 QE 有用,他也應該知道任何政策要在兩個月之內發生顯著的效果是不容易的,而 Fed 把這張牌打出去之後就沒牌可打了。Fed 總不能把市面上所有跟房貸有關的債券全部吃下來,讓資金去其他地方,買多少總是有個限度的。Operation Twist 也不能無限制的做下去,美國政府的 Treasury 也不是無限制發行的。與其把最後這張牌打出來,還不如像現在這樣三不五十提醒一下大家自己還有一管大砲在手上,真的打出去以後大家就都知道 Fed 沒有武器了。
目前 Obama 的民調還算是在 convention bounce 期間內(兩黨代表大會開完後對該黨候選人的支持度都會較前大幅攀升),如果他在一個星期後還能維持目前的領先程度或者不要讓 Romney 追上太多,勝選幾乎就只是時間的問題了。我的判斷是 QE3 像是足球裡所謂的 Hail Mary,不得已之下孤注一擲才會使用的。Ben Bernanke 目前應該還沒有到這樣的地步,而且他自己也清楚另一派的想法,如果他執行了 QE3 卻出現最糟的結果,他會成為歷史上的罪人,2008-09 他一切的努力和成就都會被忽視。我相信他在沒有 Board of Governors 壓倒性多數的支持下,應該是不至於推出 QE3。
最起碼我希望如此。
Monday, September 10, 2012
What Started at School Should not Stop Here
New York Times, 9/8/2012, "New Rules" by Thomas L. Friedman
Thomas L. Friedman 是暢銷書作者,這篇專欄文章可能不需要多久就會有中文翻譯出來,甚至有可能是在台灣的主流媒體上面。
我並不特別喜歡他的 New York Times 專欄,平常也沒有看他的文章的習慣。不過在開學前把這篇文章拿出來分享倒是挺合適的。
簡單的說,他認為要成為中產階級的條件改變了,在 Clinton 時代大家只需要 "work hard and play by the rules",作為一個美國人就可以完成所謂的美國夢。不過現在已經不是那個時代了。在現在這個時代裡,資訊並不只來自學校,甚至大多數的知識並不需要透過學校來傳遞。Internet 改變的不只是資訊流通、傳遞的方式,也改變了人的學習模式。
這篇文章的第一段提到 Estonia 開始培養 7-16 的學童學習程式寫作,Friedman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在上海訪問,他問『中國人是否要開始教學齡前的學童電腦程式寫作?』
他沒有直接給個答案,從他後面的文字來看,我想他也認為是沒有必要的。電腦程式寫作是一種重要技能,不過這不是越早學越好。如果沒有足夠的邏輯思考能力,怎麼用功也學不出個名堂來的。程式寫作也必須要有個 目的,如果只是為了學習指令來學習程式寫作,完全沒有要達成的目標,這個學習的過程也不只是枯燥二字足以形容。
我在唸大一的時候上課所用的程式語言是 BASIC 和 Pascal,我不會說這些課完全沒有用,可是當年學的指令在現在已經幫助不大。我根本不用這兩種程式語言了,而且當初學的也不夠深入。唯一到現在對我還有一點影響的只有演算法,以及如何思考適當的演算法的方式。這是我個人的經驗,不過想來有類似問題的學門應該所在多有。真正有價值的不是我們當下所學到的知識,而是我們學習那些知識的過程。有了這一個 "know how" 之後,將來一輩子都可以持續學習下去。
學校所提供的是一個開始,一個有系統性的傳達知識的過程。由於世界改變的速度太快,也許我們已經拿到的學位夠用一輩子,但是在拿到那個學位的過程中所累積的知識絕對不夠。
幾個月前在一個大學同學聚餐的時候,我問在座其他幾個同學有沒有人在大學裡學到的東西後來能夠直接派上用場的。答案是完全沒有。我們已經算是大學裡面比較『實用』的科系了,除了醫學系之外,比電機系還『實用』的應該一隻手可以數完吧?所有的人都需要在畢業後仍然持續的學習,有一個同學說她認為大學的訓練是讓我們習慣去學習一些很困難、不易搞懂的東西,誠哉斯言。
台灣的家長常有自己的子女可能『輸在起跑線』上的憂慮,不過比賽早在廿、卅年前就從短跑變成馬拉松了。在未來的世界裡,貧富差距並不會因為政客注意到了而會縮小,因為生產力的差距也在逐漸擴大。如何維持學習的習慣,除了在學校裡,離開學校後也持續的 "reinvent" 自己,是維持自己的收入及社會地位很重要的一環。
Thomas L. Friedman 是暢銷書作者,這篇專欄文章可能不需要多久就會有中文翻譯出來,甚至有可能是在台灣的主流媒體上面。
我並不特別喜歡他的 New York Times 專欄,平常也沒有看他的文章的習慣。不過在開學前把這篇文章拿出來分享倒是挺合適的。
簡單的說,他認為要成為中產階級的條件改變了,在 Clinton 時代大家只需要 "work hard and play by the rules",作為一個美國人就可以完成所謂的美國夢。不過現在已經不是那個時代了。在現在這個時代裡,資訊並不只來自學校,甚至大多數的知識並不需要透過學校來傳遞。Internet 改變的不只是資訊流通、傳遞的方式,也改變了人的學習模式。
這篇文章的第一段提到 Estonia 開始培養 7-16 的學童學習程式寫作,Friedman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在上海訪問,他問『中國人是否要開始教學齡前的學童電腦程式寫作?』
他沒有直接給個答案,從他後面的文字來看,我想他也認為是沒有必要的。電腦程式寫作是一種重要技能,不過這不是越早學越好。如果沒有足夠的邏輯思考能力,怎麼用功也學不出個名堂來的。程式寫作也必須要有個 目的,如果只是為了學習指令來學習程式寫作,完全沒有要達成的目標,這個學習的過程也不只是枯燥二字足以形容。
我在唸大一的時候上課所用的程式語言是 BASIC 和 Pascal,我不會說這些課完全沒有用,可是當年學的指令在現在已經幫助不大。我根本不用這兩種程式語言了,而且當初學的也不夠深入。唯一到現在對我還有一點影響的只有演算法,以及如何思考適當的演算法的方式。這是我個人的經驗,不過想來有類似問題的學門應該所在多有。真正有價值的不是我們當下所學到的知識,而是我們學習那些知識的過程。有了這一個 "know how" 之後,將來一輩子都可以持續學習下去。
學校所提供的是一個開始,一個有系統性的傳達知識的過程。由於世界改變的速度太快,也許我們已經拿到的學位夠用一輩子,但是在拿到那個學位的過程中所累積的知識絕對不夠。
幾個月前在一個大學同學聚餐的時候,我問在座其他幾個同學有沒有人在大學裡學到的東西後來能夠直接派上用場的。答案是完全沒有。我們已經算是大學裡面比較『實用』的科系了,除了醫學系之外,比電機系還『實用』的應該一隻手可以數完吧?所有的人都需要在畢業後仍然持續的學習,有一個同學說她認為大學的訓練是讓我們習慣去學習一些很困難、不易搞懂的東西,誠哉斯言。
台灣的家長常有自己的子女可能『輸在起跑線』上的憂慮,不過比賽早在廿、卅年前就從短跑變成馬拉松了。在未來的世界裡,貧富差距並不會因為政客注意到了而會縮小,因為生產力的差距也在逐漸擴大。如何維持學習的習慣,除了在學校裡,離開學校後也持續的 "reinvent" 自己,是維持自己的收入及社會地位很重要的一環。
Friday, September 7, 2012
ECB Promises to Buy More Junk
NYTimes, 9/6/2012, "Central Bank to Snap Up Debt, Saying, 'Euro Is Irreversible'", By Jack Ewing and Steven Erlanger
John Cochrane 在他的 blog 有他接受 Bloomberg 訪問的影片連結,討論的就是這件事情。。
簡單的說,ECB 將用更大的力道來購買南歐幾個問題很大的經濟體的債券,主要是 Italy 和 Spain。應該是受到 European Constitution 的限制,ECB 會從次級市場下手而不會參與新發行債券的標售。 資金來源應該會是 ECB 售出德國公債的所得,所以以歐元區整體來講理論上不會出現通貨膨脹的問題。不過這裡的『理論上』很容易出問題,因為歐元區並不是一個真正完全整合的經濟體。賣出去的德國公債,多半不會是西班牙或義大利人買走,而 ECB 所購買的義大利和西班牙公債所造成的資金注入卻會進入這兩個國家。所以西班牙和義大利還是要小心應付通貨膨脹,而是不是有其他地方會面臨通貨緊縮就要看這些德國公債怎麼賣了。舉個極端的例子,如果這些公債全部倒回德國,由於德國公債在次級市場上供給大幅增加,但是需求沒有理由有很大的改變,這會造成公債價格下降,殖利率上升,形成緊縮的貨幣政策。當然這種把所有德國公債倒回德國的事情不太可能發生,這只是個為了方便說明所作的簡化假設而已。但是 ECB 的 "sterilization" 多少會在不同地區造成不同的貨幣政策效果。
麻煩在於將來。首先是如果德國公債幾乎賣完了事情還沒有解決,他們要去哪裡找錢來買南歐國家的公債?另外將來如果發生通貨膨脹時,ECB 的正常做法應該是賣出手上持有的公債以收回市場上過多的 euro,藉此提高利率並減少流通的 euro,也就是緊縮貨幣政策。但是到那個時候,他們有可能手上滿手沒有人要的南歐國家公債,大家願意持有的德國公債 ECB 手上卻沒有。到那時候 ECB 唯一的方式只有發行新的債券來解決通膨的問題。不過現在歐洲各國負債額度已經不低,套句 Soros 說的話 "You cannot solve a debt problem with more debt." (他在 Maria Bartiromo 的節目上說的)。到那時候發行新的債券不會是好方法。
關鍵在於 ECB 的措施並不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在這篇 New York Times 文章裡也提到它是用來買時間,希望能夠讓歐洲政客有足夠時間整合成更緊密的財政聯盟。我不是歷史學家,沒有什麼實證資料,不過我的直覺告訴我所有目的在『買時間』而不是解決問題的政策,最後都不會有好下場。
John Cochrane 在他的 blog 有他接受 Bloomberg 訪問的影片連結,討論的就是這件事情。。
簡單的說,ECB 將用更大的力道來購買南歐幾個問題很大的經濟體的債券,主要是 Italy 和 Spain。應該是受到 European Constitution 的限制,ECB 會從次級市場下手而不會參與新發行債券的標售。 資金來源應該會是 ECB 售出德國公債的所得,所以以歐元區整體來講理論上不會出現通貨膨脹的問題。不過這裡的『理論上』很容易出問題,因為歐元區並不是一個真正完全整合的經濟體。賣出去的德國公債,多半不會是西班牙或義大利人買走,而 ECB 所購買的義大利和西班牙公債所造成的資金注入卻會進入這兩個國家。所以西班牙和義大利還是要小心應付通貨膨脹,而是不是有其他地方會面臨通貨緊縮就要看這些德國公債怎麼賣了。舉個極端的例子,如果這些公債全部倒回德國,由於德國公債在次級市場上供給大幅增加,但是需求沒有理由有很大的改變,這會造成公債價格下降,殖利率上升,形成緊縮的貨幣政策。當然這種把所有德國公債倒回德國的事情不太可能發生,這只是個為了方便說明所作的簡化假設而已。但是 ECB 的 "sterilization" 多少會在不同地區造成不同的貨幣政策效果。
麻煩在於將來。首先是如果德國公債幾乎賣完了事情還沒有解決,他們要去哪裡找錢來買南歐國家的公債?另外將來如果發生通貨膨脹時,ECB 的正常做法應該是賣出手上持有的公債以收回市場上過多的 euro,藉此提高利率並減少流通的 euro,也就是緊縮貨幣政策。但是到那個時候,他們有可能手上滿手沒有人要的南歐國家公債,大家願意持有的德國公債 ECB 手上卻沒有。到那時候 ECB 唯一的方式只有發行新的債券來解決通膨的問題。不過現在歐洲各國負債額度已經不低,套句 Soros 說的話 "You cannot solve a debt problem with more debt." (他在 Maria Bartiromo 的節目上說的)。到那時候發行新的債券不會是好方法。
關鍵在於 ECB 的措施並不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在這篇 New York Times 文章裡也提到它是用來買時間,希望能夠讓歐洲政客有足夠時間整合成更緊密的財政聯盟。我不是歷史學家,沒有什麼實證資料,不過我的直覺告訴我所有目的在『買時間』而不是解決問題的政策,最後都不會有好下場。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