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22, 2011

Fed's Unconventional Plan

New York Times, 9/21/2011, "Fed Will Shift Debt Holdings to Lift Growth" by BINYAMIN APPELBAUM

方式並不傳統,不過也不新。半年前這個點子的雛形就有人談過,甚至我在這個 blog 裡也引述過了。

簡單的說,Fed 將手頭上持有的公債比例改變,買回 $400BN 的長期公債,讓市場上面因供給減少而使債券價格提高,導致長期利率下降,藉此以刺激景氣。另外一方面,這部份的資金將由釋出短期公債取得。Fed 在明年六月前會釋出相等金額的三年內會到期的公債到市場上面。並不是所有的短期公債都需要在次級市場買賣,有些會到期,所以他們拿回本金之後也可以投資在長期公債上。

短期公債受到流動性和政策宣示影響較大,跟預期心態關連較小。只要歐洲政府公債還有疑慮,在資金沒有地方可以去的情況下,就算 Fed 不買也還是有別人會買美國政府的短期公債。這個做法效果不像 QE1 或 QE2 對於資產市場的影響那麼大,所以股市失望是可以想見的。不過對於景氣復甦的幫助來講,其實跟 QE1 和 QE2 比較起來也不會差太多,呃,用處都不會太大。

這是共和黨許多議員反對 Fed 做任何事情的原因。他們的看法是目前美國的景氣狀況不是貨幣政策可以解決的。由於在調整舉債上限時附帶了聯邦政府要刪減支出的條款,共和黨的看法等於是目前政府不應該用政策來刺激景氣。這種看法有可能是對的,最起碼我相信芝加哥大學裡一定會有很多人有相同的看法。我猜我的母校的 B-School 裡面應該有許多老師採取同樣的看法,早先就有一些人簽了 Prof. John Cochrane 對 Hank Paulson 在 2008 年的一些救援計畫的請願書

目前 Fed 這樣子做並不是把錢左手轉右手這麼簡單。現在看起來沒有增加成本,不過將來會有沈重的代價。在 Fed 宣告兩年之內不會調升利率後,接下來這兩年中短期公債的風險甚低,價格波動可能不大。目前的利率已經低到幾乎不能再低了,所以現在的公債價格是處於歷史高檔。當 Fed 的手上握了一堆還要六年、八年甚至更久以後到期的公債,這些公債未來會因為利率上升而價值下降,這是 Fed 將來要付出的成本。到時候如果 mark-to-market,Fed 這個計畫的成本可能相當可觀。不過對於政治人物來說,要他們手上握著權力不做事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雖然共和黨極力的反對,甚至在 Fed 會議中十個人也有三票反對,Bernanke 還是繼續推動這個計畫。

根據 UCSD 的 James Hamilton 的說法,他不認為目前的做法會有多大效果,我的猜測大約也是如此。失業率要下降、景氣要復甦,大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股市像 2008 年那樣破底的可能性不大,不過恐怕到明年底都不太容易扭轉目前的熊市走勢,V 型反轉的可能性更低。

Moody's Cuts Ratings on Three Big U.S. Banks

New York Times, 9/21/2011, "Moody's Cuts Ratings on Big Banks"

Wells Fargo, Bank of America 和 Citigroup 都被 Moody's 降級,這跟美國長期政府公債信用評等被降級是不一樣的事情。由於美國政府公債長期維持 AAA 信用評等,因此常被視為無風險資產的代表(以美金計價而言,若以其他外幣計算仍有匯率風險)。許多金融機構在法規要求下必須持有一定比例的低風險資產,所以流動性高的美國公債自然成為理想的目標。

當 S.&P. 將美國的信用評等降級後,Moody's 並沒有跟進。在一般情況下,S.&P. 和 Moody's 這兩家如果有一家將某個機構信用評等降級後,另外一家不久多半會跟上。Sorkin 的書 Too Big to Fail 中引述 AIG 的前 CEO Willumstad 的說法是 "the blind leading the blind"。不只在信用評等上,證券分析也往往有類似的現象。只要業界龍頭或是領先者先開口發表意見,其他人會逐漸跟上。在眾人皆醉的情況下,你能夠獨醒當然好,但是大家都醉了也沒事。如果你的意見跟別人都不一樣,就要小心是不是眾人皆醒你獨醉,一個弄不好工作就丟了。不過美國政府信用評等降級不是這麼簡單。首先,一般信用評等公司要評估單一公司人力就已經稍嫌不足,評估國家財力的人力通常是不夠的。這些評等除了資料收集分析之外,還有不少的 "gut feeling" 參雜其中,政治判斷自然也少不了。如果只有 S.&P. 一家將美國政府降等,Moody's 不跟上的話,金融機構還可以以尚有一家評等公司將美國政府長期公債維持在 AAA 評等,毋需出脫手上公債改持其他 AAA 等級資產。假如這兩家都把美國政府降級,那事情就大了。如果修改法規讓金融機構不受到原先必須持有相當比例 AAA 等級資產的限制,會為整體金融制度留下一個很大的漏洞。假如只為美國公債例外開放,那會影響到原有規則的一致性 (integrity),比較可行,但是在精神上不可取。如果抱住舊有規則不動,那麼我們所認識的資本主義就可能會崩潰了。中國雖然持有美國政府公債數目很多,但是當他們威脅要減持美國公債時,大家也只是當作笑話聽聽,沒把他們看成是認真的。中國人民銀行裡面的人不是傻子,他們當然知道如果拋售美國公債後果是什麼。但若金融機構因為監管法規必須要拋售美國政府公債,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由於後果太過嚴重,所以無論如何不至於走到這一步,這才是真正的 too big to fail。

公司債這邊跟政府公債有些不太一樣。首先是影響規模不同,這幾家銀行雖然可能 "too big to fail",不過若是只有其中一家出事 (最可能的目前看來是 Bank of America),還真的有可能沒有人救。在 Bear Stearns 被 JP Morgan Chase 收購、Freddie Mac 和 Fannie Mae 被 Department of Treasury 強力接管後,美國國會對於 Federal Reserves 和 Department of Treasury 施加了相當大的壓力。當時還是 Bush 政府執政,Secretary of Treasury Hank Paulson 是 Goldman Sachs 出身,信奉自由市場的銀行家。他們做出這種違反自由市場意志的事情並不是正常情況下他們會有的政策思惟,最後在國會裡面不管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都不支持。這也種下了接下來 Lehman Brothers 遇到困難時政府不願主動出面的因。在 Lehman 申請破產後,氣氛又為之改變,接下來政策又往天平的另外一頭倒,政府打開錢包的速度甚快。不過在 2009-10 年景氣復甦過程中,有許多投資銀行因為發出過高的紅利被媒體和政治人物批評,現在政策方向很明顯的又倒回來 Lehman Brothers 出事前那樣的氣氛,甚至更有過之。在目前的情況下,Moody's 以美國政府可能不會在銀行出事時出手救援有他們的道理在。

不過不管 S.&P. 接下來是否跟上,Moody's 對於這三家銀行降低評等都會有實質影響,跟早先 S.&P. 對美國政府公債降低評等效果多屬心理面是不同的。除了這三家銀行的債券殖利率會上升,使得他們籌集資本的成本提高外,對於原先需要提出抵押品 (collateral) 的借款和公司債來說,他們很可能因為一家評等降低就需要提出更高的 collateral 給債權人,等到兩家都降等後還要提存更多,這些快的話都有可能在一個星期之內就要處理。Bank of America 前一陣子才傳出有籌集資本的需要,他們所受到的打擊是很直接的。其他兩家情況可能好一些,Citigroup 是三家裡面唯一一家長期債務沒有受到影響,被降等的是短期債務的公司。短債主要是受流動性的影響,受到公司或銀行長期營運規劃的影響較小。Citigroup 在 2008-09 年就已經把債券部門幾乎砍掉重練了,照理講他們現在應該沒有 Bank of America 那麼脆弱。除非出問題時 Ben Bernanke 和 Timothy Geithner 完全撒手不管,否則就算是把 Wall Street 這些投資銀行湊在一起想想辦法,Citi 應該也還可以過的去。Wells Fargo 在次級房貸上受傷頗重,Illinois 的檢察長還在 2009 年時控告他們誤導非洲裔和拉丁裔這些少數族群使得他們大量的借貸次級房貸來買房子。我對於他們的情況不是很清楚,不過想來次級房貸的傷到現在應該還沒恢復。由於他們在股價上的表現是這三家銀行裡面最好的,大概一般投資人的判斷是影響有限。BAC 的股價昨天掉 7.54%,據 Dealbook 的說法是在降等之後下午稍早的時間掉了 3.7%;C 在降等之後還維持在原先價位一段時間,兩點多以後往下掉,最後比起下午稍早的價格掉一塊多,大約跟一整天從開盤掉下來的幅度相當;Wells Fargo 也是殺尾盤,跟整體市場受到 Fed 政策影響的關係還大一些,降級後他們的股價甚至還微幅上升一段時間。

JP Morgan Chase 是美國的四大銀行這次唯一沒事的一家。最近 Jamie Dimon (JP Morgan 的 chair 兼 CEO) 到處趴趴走上新聞,還不時在媒體上放炮,他們的情況有多好我們稍微保留一下。不過話又說回來,Dimon 本來也就是張開嘴巴後就閉不上的人,他碎碎念未必代表公司有什麼事情就是了。

Moody's 將這三家銀行降級到底有多大的影響恐怕不是一兩天就可以反應完畢的。我們先注意看 BAC 會不會因此在籌資和應付 collateral 需求上面有問題,再走一步算一步。如果 S.&P. 不跟上來將他們降級,沒有事情的話大概一個星期左右我們可以約略確定。我們現在能夠確定的是事情不是今天過去就結束了,接下來幾天還要看 BAC 的 CFO 算出來的數據如何才知道會不會有更負面的效應出現。

Friday, September 16, 2011

Is It a Good Thing without Any Foreign Debt?

聯合報 9/16/2011 台灣 躋身零外債國家

昨天財政部很高興的召開記者會宣佈我國已經成為零外債的國家,但是這是好事嗎?

簡單的說,沒有外債這件事跟我們的外匯存底居高不下一樣,本身不是什麼好事或壞事。它們只是反應了我國經濟的特殊現象,很遺憾的是這些特殊現象有不少不是好事。

在最近的歐債危機中,位處風暴中心的希臘、義大利等國家都陷入舉債不易,政府可能無米下炊的困境。相對來說,日本即使遭遇三月的地震、海嘯,以及接下來核電廠事件的重大危機,雖然換首相比大聯盟球隊換教練還快,經濟本身似乎並沒有像歐洲那樣吃緊。日本的政府債務佔 GDP 比例比起希臘、義大利等國也好不到哪裡去,因此有些人認為這是外債跟『內債』之間的差別。這種看法是錯誤的。

首先看日本為什麼『沒有問題』
。由於日本經濟停滯或維持非常低的成長率已經多年,他們維持零利率(或低到接近零的利率)已經很久了。只要政府赤字可以控制住,由於發債的利息成本極低,只要有人買新的公債讓他們可以償還到期的公債本金,他們就不會有問題。就算政府赤字小幅失控,增發公債也沒有太高的成本,反正利息低到跟零差不多。日本政府負債雖高,但是這個國家還是相當有錢的。看這次海嘯過後他們的警察局有多少裝滿鈔票的保險箱等待認領就可以看出他們的情況,人民寧願把錢放在保險庫也不願意存銀行,因為存在銀行裡不但沒有什麼利息,可能還要付一些行政費用,算來算去大概還是負的名目利率,這樣還不如放保險庫裡。民間如此,銀行也好不到哪裡去。這也難怪日本會有那麼多錢流出去做 carry trade。從金融風暴中美國短期國庫券甚至曾經出現高過面額的標價來看,不難了解資金浮濫時為了找地方放即使付『保管費』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日本外債有限,日元還在一直升值,他們的經濟是否沒有問題?其實也不一定。如果利率一直維持低檔,如果政府預算能夠平衡,如果新發行的債券一直有人買讓他們可以還前債,他們就可以平穩的走下去。不管國債佔 GDP 的 60%, 100%, 200% 還是 400% 都沒有問題。

不過上面這幾個條件只要有一個出問題,日本政府馬上就會陷入大麻煩。考慮下面這樣的情況:日本因為某種原因物價上漲,使得他們的央行必須調高利率。已經發出去的公債在次級市場流通的價格下降倒不會對政府造成直接的影響,反正那是投資人的損失,就算是跟銀行、金融機構和大企業抽稅吧。這中間也許有一些人因為購買年金而因年金投資公債造成損失,不過傷害還是集中在社會中相對富裕的階層。只要不至於造成流動性問題,倒還不用太擔心。以一般利率變化的幅度來看,要造成像是 2007 次級房貸所造成的流動性危機應該是不太可能的。接下來要發行新的公債以取代舊的公債才是問題。如果維持跟先前相同的低票面利率 (coupon rate),債券價格由於市場利率上升會變得比較低。假如原來發行 100 億面額的公債可以拿到手 99 億以上,現在只能拿到 96 億甚至 96 億以下,差的那些數目就必須要砍支出或是多發行一些公債才行。假如必須給投資人更高一些的票面利率,現在這一關大概可以過的了,但是接下來每一期的利息支出都會增加,半年或一年以後還是得再加發債券或是減少支出。

當利率開始往上走以後,日本政府雖然沒有外債,但是他們仍然可能會被利息拖垮而違約。要避免違約的方法就是大幅刪減支出跟加稅,對於經濟也有負面的影響。我們看看現在歐洲央行、IMF 等機構開給希臘、義大利這幾個國家的藥方,大致上的方向也不外就是刪減支出和加稅,只是在實行的細節上面還要同時顧慮目前脆弱的經濟使得步驟更為複雜而已。投資人也不是笨蛋,只要日本有調升利率的可能,願意買公債的人就會大幅減少。光是公債價格會隨利率上升而下降就夠令人止步了,更別提違約風險會增加。就算現在外債不多,賣不掉的時候還是賣不掉。

歐洲那幾個出問題的國家外債比例高的原因是他們光靠在自己國內銷售債券無法得到夠低的利息,加上歐元作為共同貨幣使得他們可以較容易的向其他國家的國民銷售債券而不用擔心匯率變化的風險,所以他們會選擇把債券賣給外國人,而外國投資人也會買。日本跟台灣類似,能在國內用很低的票面利率賣出漂亮的價格,傻子才去努力遊說外國人來買。公務員又不是吃飽了沒事幹,非得跟外國的投資銀行打交道才高興。

從這點來看,沒有借外債的國家是比借外債的國家有一點優勢:他們國內蓄積的財富比例上來說較高,所以不需要出去找錢。不過在政府持續維持赤字預算的情況下,只要利率上漲就會讓舉債成本上升,使得政府財政雪上加霜。這部份跟內債外債是沒有關係的。這也是為什麼 Maastricht Treaty 規定要加入歐元的條件之一是政府債務不得超過 GDP 60% 以及政府赤字不得超過 GDP 3% 的原因。一個國家的稅收跟 GDP 息息相關,把政府支出和債務也跟 GDP 連在一起後,只要利率不要變化的太厲害,要順利編出政府預算就不會太困難。

台灣長期以來金融機構不管公營或民營都要相當程度的『配合政府政策』,特別是公營的銀行以及郵局和一些政府基金。中央政府公債從來不用擔心是不是能夠賣掉,所以自然沒有花工夫把公債推銷給外國投資機構的需要。沒有外債在這裡其實反應我們的金融市場效率不佳,許多金融機構沒有辦法把資金做最有效的運用,反而不是好事。至於我們的政府財政是否健全,還是要看欠債多少而不是欠誰。

昨天的新聞裡還有一件事情很有趣。目前大部分的國家在討論舉債上限的時候都用 GDP 而不是 GNP,不過從報紙文章裡看來台灣似乎還是跟 GNP 做連結。我相信現在在中國以及其他國家的台商會老實申報的人相當有限,所以 GNP 也許跟 GDP 相差不會太大。如果對境外所得課不到稅還要把舉債上限的基數用較高的 GNP 來計算,那倒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GNP 未必一定高於 GDP,不過以台灣有大量台商在中國做生意而國內大多數的外國人是以外勞、外傭身分從事低收入工作,台灣真正的 GNP 高於 GDP 應該是不離譜的猜測)。

Monday, September 12, 2011

Some Bedtime Reading Part I

最近在找一些比較休閒的財務類書籍可以讓大學生參考,其實這裡面大部分的書我自己也看得很高興,所以研究所的學生應該也適合。

1. 次級房貸所引起的金融風暴:

A. Michael Lewis, 2010, The Big Short: Inside the Doomsday Machine, W. W. Norton & Company

Michael Lewis 是我最喜歡的作者之一。他的暢銷書 Moneyball 剛搬上大螢幕,昨天看 Yankees 和 Angels 比賽時還看到球場上有這部電影的廣告。男主角是 Brad Pitt,想來不管電影好不好看,製作大概是玩真的。棒球不是 Lewis 的專長,可以看得出他對於棒球數據的精神並沒有很好的掌握住。不過債券是他的本行,他的第一本暢銷書 Liar's Poker (將來會介紹)談得是他在 Salomon Brothers 這個 1980 年代紅極一時的投資銀行工作的情形。

Lewis 的長處是說故事。要了解整個次級房貸事件及其後的金融風暴從這本書來看可能不易窺見全豹,但是從他的筆下大概可以了解市場上面發生了些什麼事情。從市場上面一些大家熟悉的名字以及一些大部分人沒有聽過的參與者,我們可以看出為什麼這個事件造成了這麼大的影響。Michael Lewis 最值得學習的地方是怎麼用簡單的例子說明複雜的事件。舉例來說,要完整說明 CDO 的各個 tranche 是怎麼一回事可能得動用到數學,但是這樣子能看懂的人就有限。Lewis 拿洪水來時房子受損做比喻就相當傳神 (P.7)。

這本書有中文譯本,我沒有看過,不過據朋友的說法算是堪讀,但是為了譯文的流暢損失掉了一些 Lewis 比較深刻的細節描述。一般市面上的翻譯書能做到這個程度已經算是很好了,所以可以考慮。不過如果能夠的話,我還是推薦看 Lewis 的原文,他在十月還會出一本新書繼續談這一次的金融風暴,不過範圍會擴大到世界其他地區,也許正好和目前歐債問題可以搭上線。。

B. John Lanscaster, 2010, Whoops! Why Everyone Owes Everyone and No One Can Pay, Simon & Schuster.

這本書適合大一或大二的學生。對於主修財務的高年級學生或是經濟系修過一些債券、衍生性金融商品課程的學生,我並不推薦這本書。我在看第一章的時候,大概看完一半就覺得不耐煩,因為這本書解釋一些基礎知識解釋的太詳細了。看完第一章我就放棄細讀的打算,看完兩章以後就隨便翻翻了。話雖然這樣說,對於還在修初會甚或財務管理的大學一、二年級學生來講這本書還是蠻不錯的。等到你看這本書覺得不耐煩的時候,也差不多是真的初窺門徑了。

這本書也有中文翻譯,書名是『大債時代:第一本看懂全球債務危機的書』,由早安財經出版。這個翻譯翻的不錯,還算是忠於原著,只是編輯加了很多小標,而且許多標題下的其實不怎麼樣。我大概可以了解編輯在想什麼,因為原書的編輯工作做的不好,一整章從頭到尾沒有什麼段落感,在閱讀上並不是那麼舒服。特別是像我這樣在第一次閱讀時讀得不耐煩卻又看不到段落時特別感到無法忍受。一般來講我不推薦看中文翻譯,不過這本書的作者是英國人,有些東西他的描述方式對看慣美式英文的人來講看起來有些彆扭,中文翻譯就失去了這個原味,反而不見得是一件壞事,最起碼對我而言是這樣的。要了解金融風暴的 ABC,這本當作入門書還算是不錯。

C. Andrew Ross Sorkin, 2009, Too Big to Fail: The Inside Story of How Wall Street and Washington Fought to Save the Financial System---and Themselves, Viking Adult.

Sorkin 是 New York Times 的記者,也是他們的 Dealbook blog 創始者之一,看他的文章不知不覺也有十年了。這本書比前兩本厚的多,關照的內容比較偏向 Wall Street 大企業內部的細節以及華府和 New York Fed 是如何應對這次的危機。相較於 Michael Lewis 的書有不少篇幅從『小人物』出發 (Wall Street 的小人物,比起我們來還是超級富豪了),Sorkin 談得都是財經政界的大角色,有很多人我們一直到現在都還在電視上看到。看這本書的感覺有點像在看電影 Titanic。我們都知道哪家公司要倒,哪家公司存活下來,然後我們坐下來閱讀事情發生的經過。這就好像我們知道 Titanic 遲早會沈,但是我們的情緒還是跟著劇中人物的遭遇起伏。缺乏懸疑性其實並不一定是壞事,我們看三國演義還不是看得很高興?

了解一下在財務這個領域裡面曾經發生過的大事,對於我們了解財務的歷史有很大的幫助,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學到一些教訓。我向來反對看名人傳記,因為我認為看成功的人的傳記並沒有什麼幫助。在銀河英雄傳說裡面楊威利元帥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

『把偉人或英雄的傳記交給小孩子們,是最為愚劣的事情,因為這就好像要善良的人們,去學習異常的人,這兩者其實是不同的。』

在財務市場裡面,或者廣義來說整個商業世界裡面,那些所謂成功人士的傳記也是一樣的。對於一些資歷尚淺就有傳記面世的的人來說,他們可能只是還沒有失敗而已,再給他們一些時間就可以看到他們藉以建築起高樓的方式正是讓樓垮下來的原因。這種傳記除了寫書的人賺錢外,看書的人是學不到多少東西的。像 Warren Buffett 和 Steve Jobs 這樣的人應該不會再有什麼意外了 (我本來想用『蓋棺論定』,不過這兩個人一個老,一個病,想想還是不要用這幾個字),不過他們也不是很好的學習對象。以 Buffett 最近跟 Bank of America 的 preferred stock 投資來看,這根本就是『因為我是 Warren Buffett,所以我搶了你你還要很高興的跟我說謝謝』。他老人家不是第一次做這個事情了,前幾年他也跟 Goldman Sachs 有類似的交易,不過 GS 很快的站穩腳跟,把這個部位給清掉了。即使是最近十來年最紅的投資銀行,也吃不消 Buffett 的『投資』。這還不是唯一的前例,Buffett 在 1987 年出手救 Salomon Brothers 時也是類似的條款。他的 $700MM 投資到頭來回收了 $1.7BN,不過這是他跳下去自己擔任董事會主席才救回來的。廿年前他還有這個精神體力,BAC 如果出這麼大狀況他老人家是否還能親力親為就不知道了。這些是實際發生過的投資。在這次金融風暴正烈時,據說 Lehman Brothers 在倒閉前一段時間他們的 CEO Richard Fuld 也跟 Buffett 談過希望向 Berkshire Hathaway 募集資金。Buffett 曾經開出的條件據 Sorkin 說是

"preferred shares with a dividend of 9 percent and warrants to buy shares of Lehman at $40. Lehman's stock had closed at $37.87 that Friday."

看來是否熟悉?

至於 Steve Jobs 的成功在他退下 CEO 一職後可能已經沒有置疑的機會了,不過他也不是一個適合學習的對象。我在上課時跟學生提過怎麼樣做一個精彩的簡報,而什麼樣的簡報是失敗的。Steve Jobs 是正面的代表,負面代表是,呃,是 Bill Gates。話雖然是這麼說,不過 Steve Jobs 並不是容易學習的。最近我們就看到了 Facebook 的 Mark Zuckerberg 做了良好的示範。除此之外,Steve Jobs 不去探索顧客想要什麼,而由自己判斷給顧客什麼東西他們會喜歡這一點,也不是任何人可以學的來的。Apple 的產品從好處說是以使用者的感受出發而非從技術面出發,這是一般認為他們的產品之所以成功的關鍵。事實上,這所謂的『使用者』其實是 Steve Jobs 心目中的顧客,他曾經公開說過他不買市調的帳。有多少人能做到他做到的事情?我相信絕大部份的 CEO 其實不行。我們每個人多少都有過下面這樣的經驗:我們喜歡某一本書、某種食物、電視節目、音樂等等,自己喜歡的不得了而且到處推薦給別人,但是別人並沒有這麼喜歡,最後市場上面反應其實也並不好。如果這樣的情況發生在 Steve Jobs 身上,那就有可能是一個失敗的產品接著一個失敗的產品,最後公司就倒掉了。Steve Jobs 並不永遠是對的,Apple TV 就是個出了兩代還沒有真正獲致成功的產品。未來我現在不敢講,這個領域還有一些變化在前頭等著,有時候一個應該成功的產品只是推出時間錯誤,最後就是失敗。他當年離開 Apple 之後的 NeXT 公司所做出來的東西也是曲高和寡,怎麼看也不算是成功的作品。

因此,我認為花時間去看某些人自吹自擂他們是如何成功的意義不大。特別是那些得到當事人授權的傳記的意義可能更低,裡面的內容多半還經過檢查,不適合給別人看得東西都會刪掉。不如把時間放在看看真實世界裡面發生了些什麼事情還更有意思一點。

下一個主題回過頭去看 1990 年代發生的故事,有空時我再整理。

Sunday, September 11, 2011

Where Were You Ten Years Ago?

Every generation has this kind of question hanging around. Where were you when a special event took place? It was JFK assassination in 1960's, Princess Diana's car crash in late 90's. The question this century is 9/11 terrorist attack.

I was at my apartment in New York, still asleep in bed. My roommate Dave knocked my door in the morning, a thing he never did before. I remember he said "Lu, you've got to see this." and the TV was real loud, another thing he never did.

The rest of the day was still surreal to me. We camped in front of the TV in our living room. I've got to go to school for my TA job. I have a recitation or office hour that afternoon, but I returned to my TV after the school chore was done.

The New York City was different after the attack. East coast people are known for their aloof attitude. A classmate told me she was kind of bothered when she spent her vacation back to the west coast where she grew up. It seems that everyone has to say hello to everyone. In the beginning you feel warm and friendly, but it gets old after a while and you just want people to leave you alone. I was laughing when she said that but didn't realize what that west coast thing really feels. The rest of the fall and that winter of 2001, I had a better idea. In a bus trip to meet my girlfriend, who was a graduate student in State College, PA., I talked to a lady sitting next to me the whole trip. When I was in line for something, anything in the city, people usually mind their own business before the terrorist attack. Not after that. New Yorkers were more chatty, friendly, and nice after 9/11. We got back to normal gradually, but a tragedy like this actually brought the best out of people.

I still remember the first baseball game I watched after the season resumed. My classmate Adam and I went to an NYY-BAL game to see the last series of Cal Ripken Jr. in the Yankee Stadium. I don't even remember who pitched that game now, but I still remember the standing ovation Ripken got and so deserved, and I remember the warm feel in the stadium although it's a soggy night. Life goes on and we need to live like we did. Just getting out in public like a normal ball game made me feel so good.

I don't think my life was ever changed by the attack except for those extra time spent on airports, bus terminals and train stations, yet the memory of that morning is still vivid after these 10 years.